[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4682.X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苗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16 | 分类号: | B65B41/16;B65B51/26;B65B61/06;B65B57/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封压板 绕卷机构 放卷辊 收卷辊 包装系统 上密封膜 电热圈 下密封 气缸 热封 封装 缠绕 包装缺陷 包装效率 出厂产品 检验包装 竖直固定 气缸杆 支撑座 内圈 密封 切割 | ||
1.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上绕卷机构和下绕卷机构均由放卷辊和收卷辊构成,所述上绕卷机构的收卷辊和放卷辊之间缠绕有上密封膜,所述下绕卷机构的收卷辊和放卷辊之间缠绕有下密封膜,通过上绕卷机构拉伸的上密封膜位于通过下绕卷机构拉伸的下密封膜上方,所述上密封膜和下密封膜之间具有放入物品的间隙,所述上绕卷机构的收卷辊由电机驱动旋转,两个所述收卷辊的转轴上固接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上密封膜上方设有热封压板,所述热封压板内圈为热封电热圈,所述热封压板外圈为切割电热圈,所述热封压板上方设有竖直固定的封装气缸,所述热封压板固定在封装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下密封膜的下方设有位于热封压板正下方的热封支撑座,所述热封支撑座为能够支撑切割电热圈和热封电热圈的中空板状结构,所述热封支撑板的中空结构向下延伸有滑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膜两侧设有感应下密封膜上是否有物品的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下方设有运输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输送带的末端位于称重输送带始端的上方,所述称重输送带末端位于检测输送带始端的上方,所述检测输送带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气缸杆端部固定有向下开口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上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具有单向阀的管路连接抽气泵,所述密封罩内壁顶部固定有向下拍摄的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底边设有一圈密封圈,所述密封罩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固定有电子泄压阀,所述密封罩内壁固定有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旋转挡料机构,所述旋转挡料机构由挡板、连杆和旋转电机构成,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架远离称重输送带一侧,所述连杆一端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并由电机驱动摆动,所述摆动方向与检测输送带运转方向相同,所述挡板固定在连杆另一端,所述旋转挡料机构有两个工作状态,挡料状态:所述连杆摆动靠近检测输送带,并且挡板位于密封罩下方,非挡料状态:所述连杆摆动远离检测输送带,并且挡板位于检测输送带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输送带其中一端的下方设有收集合格产品的收集斗,另一端的下方设有收集不合格产品的收集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上绕卷机构的电机、旋转挡料机构的电机、封装气缸、运输输送带、称重输送带、检测输送带、下压气缸、抽气泵、电子泄压阀,所述感应器、称重输送带、摄像头、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工控机的信号输入端。
9.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包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系统工作后,控制热封压板加热到设定温度并保持,驱动运输输送带持续匀速运转;
当接收到感应器信号后,延迟设定时间驱动封装气缸下压并在保持设定时间回位,之后上绕卷机构驱动电机旋转设定圈数;
当称重输送带上物品重量大于设定值,则驱动称重输送带和检测输送带同时工作设定时间,之后检测输送带完成以下操作:
1)驱动旋转挡料机构运动至非挡料状态;
2)下压气缸下压;
3)抽气泵抽真空至压力下降至设定值;
4)维持设定时间;
5)摄像头拍照;
6)开启电子泄压阀设定时间后再关闭电子泄压阀;
7)下压气缸上升
8)分析照片,并得出是否有不合格的包装;
9)若存在不合格包装,则检测输送带运动将所有物品运输至不合格产品的收集斗,之后停机,若不存在不合格包装,则检测输送带向另一侧运转将所有物品运输至合格产品的收集斗,之后停机;
10)驱动旋转挡料机构运动至挡料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6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膜放膜及输送装置
- 下一篇:塑盒自动上料机和包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