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4862.8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隆;张甜;黄新波;郑天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行 电容器 输电 铁塔 形变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电铁塔自带的螺栓(1-2)固定安装在输电铁塔(1)的关键杆件上的角铁架(1-1),所述角铁架(1-1)上安装有电源组件,所述角铁架(1-1)下部通过螺钉悬挂安装上极板(1-8),所述上极板(1-8)与输电铁塔(1)的关键杆件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1-8)与输电铁塔(1)的杆件之间上半部分填充氧化铝陶瓷(1-10),氧化铝陶瓷(1-10)的厚度等于上极板(1-8)与输电铁塔(1)的杆件之间距离的一半,所述角铁架(1-1)上还安装有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源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板(1-8)的宽度等于输电铁塔(1)的关键杆件表面宽度,所述上极板(1-8)的长度小于输电铁塔(1)的关键杆件表面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通过螺丝(1-11)固定在所述角铁架(1-1)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1-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底部开设接线端子(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板(1-8)通过连接件(1-9)利用螺丝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的一侧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另一侧壁的绝缘壳体(1-4),所述壳体(1-4)内部安装电路板(1-5)和锂电池(1-6),所述电路板(1-5)用于信号处理,所述电路板(1-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接线端子(1-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为聚乙烯材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5)包括微处理器(2-1),所述微处理器(2-1)分别连接控制电路(2-2)、A/D转换模块(2-3)和3G通信模块(2-6),所述上极板(1-8)连接电荷测量模块(2-5)的输入端,所述电荷测量模块(2-5)用于实时的测量所述上极板(1-8)的电荷量,并将测量的数值通过电荷放大器(2-4)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由A/D转换模块(2-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2-1)进行处理;所述控制电路(2-2)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和所述锂电池(1-6),所述3G通信模块(2-6)连接监控中心(2),用于实现与监控中心(2)的数据交互。
8.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装置,电荷测量模块(2-5)实时采集上极板(1-8)的电荷值传输给微处理器(2-1)中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2,微处理器(2-1)根据接收到的电荷值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输电铁塔(1)的形变量,并通过3G通信模块(2-6)传输给监控中心(2),实现对输电铁塔的在线形变监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平行板电容器的输电铁塔形变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输电铁塔(1)发生形变时,上极板(1-8)发生形变,其弯曲满足曲线y=f(x);
则根据电容的定义则有:
其中,C表示电容器的容值;ε为相对介电常数;ε1为氧化铝陶瓷相对介电常数,9.8C2/(N·m2);ε2为空气相对介电常数,1.00053C2/(N·m2);π为圆周率,取值3.1415;k为静电常数,其大小为9.0×109N·m2/C2;表示电容器极板的平均距离,l为上极板(1-8)的长度;
结合公式(4)和公式(5)得到公式(6):
输电铁塔(1)发生形变前后,平行板电容器只有极板间距离发生变化,因此利用输电铁塔(1)不发生形变时的极板距离d与形变后极板间的平均距离的差值量化输电铁塔的形变程度;
输电铁塔(1)形变后极板的平均距离根据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7)得到:
其中,Q为电容器上极板(1-8)所带电荷量;U为上极板(1-8)电压由锂电池(1-6)供给,为常量;
由公式(7)看出,在上极板(1-8)电压不改变时,极间距离d的变化将会引起电荷量Q的变化,因此有:
即:
则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8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夹件孔径检测工装
- 下一篇:应变传感器、建筑结构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