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垄芯弧形精准施肥施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5022.3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钊;张文毅;严伟;纪要;祁兵;李坤;胡敏娟;扈凯;夏倩倩;余山山;王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B4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药 甘薯 施肥槽 施肥铲 连通 横向设置 精准施肥 施药装置 开沟犁 侧开 沟犁 地面放置 地下害虫 风送装置 固定设置 排肥装置 排药装置 生长位置 弯曲方向 中部下凹 隔离带 弧面形 均匀性 排肥管 排药管 肥药 分层 上翘 竖直 气力 行进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垄芯弧形精准施肥施药装置,包括:一个竖直于地面放置的主开沟犁和两个相同放置的侧开沟犁,主开沟犁与侧开沟犁之间固定设置底面呈弧面形的施肥铲和施药铲,弧面的弯曲方向为中部下凹两侧上翘;施肥铲相对于施药铲位于行进方向的前方和下方;施肥铲上铲面的后方横向设置一组施肥槽,该施肥槽与排肥装置连通;施药铲上铲面的后方横向设置一组施药槽,该施药槽与排药装置连通,施肥槽与排肥管之间、施药槽与排药管之间连通有气力风送装置。本发明提高了肥、药的利用率;将甘薯的生长位置包裹在“弧形”空间内,增大结薯空间,提高结薯均匀性;肥药分层,可以在结薯位置形成隔离带,防治地下害虫,提升甘薯品质及商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施药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甘薯垄芯弧形精准施肥施药装置。
背景技术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原料,是粮食生产的底线作物和极具竞争力的优质能源作物,亦是优质的抗癌保健食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甘薯已从“一年甘薯半年粮”、“养活一代人”阶段转变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欠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收入之一,生产意义重大。起垄是甘薯种植的准备环节,为薯块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起垄时需施用一定量的基肥及防治地下害虫药。现有甘薯施肥施药方式主要为人工粗放撒施及机器条施,人工撒施基本采用肥、药抛洒至田间后旋耕混合起垄方式作业,机器条施将一定量肥成条施用在垄中。现有施肥、施药方式,肥、药用量大,肥效、药效较差,导致结薯薯形不均匀、大小、位置不一,切蔓、收获时容易造成伤薯现象,地下害虫不能有效防治,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综合国内外现有技术研究现状,旋耕起垄技术已相对成熟,少部分技术装备具有施肥功能,但施肥方式多为条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薯垄芯弧形精准施肥施药装置,提高肥、药的利用率,减少了肥、药的使用量;“弧形”肥药精准同施,保证“弧形”施肥施药部件可以有效实现连续“弧形”施肥、施药方式,在垄芯内形成连续完整的“弧形”,将甘薯的生长位置包裹在“弧形”空间内,增大结薯空间,提高结薯均匀性;同时,肥药分层,有效避免肥、药混合而造成肥效、药效失效,可以在结薯位置形成隔离带,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提升甘薯品质及商品性。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薯垄芯弧形精准施肥施药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开沟犁,相邻开沟犁之间固定设置底面呈弧面形的施肥铲6和施药铲7,弧面的弯曲方向为中部下凹两侧上翘;所述施肥铲6相对于施药铲7位于行进方向的前方和下方;所述施肥铲6上铲面的后方横向设置一组施肥槽12,该施肥槽12与排肥装置连通;所述施药铲7上铲面的后方横向设置一组施药槽13,该施药槽13与排药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开沟犁包括一个竖直于地面放置的主开沟犁5和两个相同放置的侧开沟犁4,主开沟犁5与侧开沟犁4之间固定设置底面呈弧面形的施肥铲6和施药铲7。
进一步的,所述施肥铲6和施药铲7的头部较窄,尾部较宽。
进一步的,施肥铲6和施药铲7的下铲面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开沟犁5和侧开沟犁4均设有侧板,所述施肥铲6和施药铲7均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肥装置包括排肥器8、排肥管10;所述排药装置包括排药器9、排药管11;所述风管3与排肥管10、排药管11连通;电机2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排肥器8、排药器9工作,肥、药分别从肥药箱1中排出,各自落入排肥管10、排药管11中,风机通过通风管3通入风量,肥受到重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流入施肥铲6中的施肥槽12里,药流入施药铲7中施药槽13里,再均匀释放在垄芯弧形面上,完成上下分层的弧形施肥、施药。
再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3包括一总管与俩分管,俩分管进而细分为八个小分管,行进方向的前四个小分管与排肥管10连通,后四个小分管与排药管1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5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