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高效冷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6326.1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梁鼎天;杨波;郭小兵;梁舒颖;许志文;杨古全;杨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碳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气体 超临界流体 冷凝组件 罐体 冷凝换热器 相态 超临界液体 高效冷凝器 导液板 上空腔 冷凝介质出口 多级冷却 工作模式 冷凝介质 冷凝效果 气液分离 一级冷凝 最大效率 导入口 冷凝腔 联通管 排出口 收集腔 下空腔 空腔 两级 流体 分隔 液化 连通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高效冷凝器,包括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罐体、多孔导液板和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多孔导液板将罐体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上空腔为超临界气体冷凝腔,下空腔为超临界液体收集腔,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位于罐体的上空腔中,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上设有冷凝介质入口和冷凝介质出口,罐体上设有超临界液体排出口以及超临界气体导入口。冷凝组件设有两级以上,上一级冷凝组件通过联通管与下一级的冷凝组件连通。本专利采用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的工作模式,能最大效率的实施气液分离,以保证流体的完全液化;尤其是采用二级或多级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超临界流体的冷凝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流体染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超临界流体经过染色或萃取等工序后,需要经过降压冷却至液态,在用于压缩升压再次进行循环工序或者直接储存在储液罐收集以便于下次设备运行。超临界流体的升压过程中有要求必须要成液状态,因此传统中的冷凝器,为让流体能够冷却全部液态,只有将冷凝器冷却量放大或者是再进行多级冷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高效冷凝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高效冷凝器,包括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罐体、多孔导液板和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 多孔导液板将罐体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上空腔为超临界气体冷凝腔,下空腔为超临界液体收集腔,所述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位于罐体的上空腔中,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上设有冷凝介质入口和冷凝介质出口,所述罐体上设有与下空腔连通的超临界液体排出口以及与上空腔连通的超临界气体导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导液板上的孔径为3~8mm。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导液板上的厚度为10~50mm。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组件设有两级以上,上一级冷凝组件中罐体上设有与上空腔连通的超临界气体排出口,上一级冷凝组件的超临界气体排出口通过联通管与相邻的下一级的冷凝组件的超临界气体导入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采用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的工作模式,能最大效率的实施气液分离,以保证流体的完全液化;尤其是采用二级或多级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超临界流体的冷凝效果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多孔导液板;3-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4-上空腔;5-下空腔;6-冷凝介质入口;7-冷凝介质出口;8-超临界液体排出口;9-超临界气体导入口;10-超临界气体排出口;11-联通管;12-超临界气体导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超临界流体相态分离式高效冷凝器,包括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罐体1、多孔导液板2和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3, 多孔导液板3将罐体1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上空腔4为超临界气体冷凝腔,下空腔5为超临界液体收集腔,所述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3位于罐体的上空腔4中,超临界气体冷凝换热器3上设有冷凝介质入口6和冷凝介质出口7,所述罐体1上设有与下空腔5连通的超临界液体排出口8以及与上空腔4连通的超临界气体导入口9。所述多孔导液板上的孔径为3~8mm,所述多孔导液板上的厚度为1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碳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碳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6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精馏合成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结晶器的澄清结构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