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炒制动作采集炒勺(锅铲)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6660.7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昌荣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采集 炒勺 锅铲 | ||
一种炒制动作采集炒勺(锅铲),它包括一个勺(铲)体,一个勺(铲)柄,一个带电池的电路,一个勺(铲)柄盖,其中电路用以处理由惯性元器件测量到的参数并记录到存储器,同时电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其他厨师动作数据采集配套机构通讯,锅柄或锅柄盖作为无线传输的天线通过导电体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炒制动作采集炒勺(锅铲)。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厨房自动化的日新月异,智能厨具进万家已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各厂商家对厨房自动化的投入逐年提高,但大部分厂家采取的方式还是根据味道去调制配方,而忽略了菜品烧制和菜品味道保证的关键元素——厨师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势必导致做出的菜谱味道是差强人意、千篇一律,缺乏灵活性和柔性。将厨师的差异性动作影响融入菜谱底层数据,是厨房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关键。而现在缺乏能够真实仿真的厨师动作提取及分析的系统。
现需要一种餐饮业菜谱配方的底层数据中厨师动作提取及分析的系统,以方便对配方底层数据中厨师动作提取及分析的分析、研究及运用,进而建立仿真的菜谱配方底层数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炒制动作采集炒勺(锅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炒制动作采集炒勺(锅铲),它包括一个勺(铲)体,一个勺(铲)柄,一个带电池的电路,一个勺(铲)柄盖,其中电池和电路相连置于炒勺(锅铲)柄内,电路用以处理由惯性元器件测量到的参数并记录到存储器,同时电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其他厨师动作数据采集配套机构通讯,勺(铲)柄或勺(铲)柄盖作为无线传输的天线通过导电体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用以增加无线信号收发的强度。
进一步,勺(铲)柄为中空内置电路,锅柄可以为圆柱形、椭柱形,也可以按人体工学设计形状以及其他形状,电路置于靠近勺(铲)柄盖端,其优点是可以减少温度对电路的影响。
进一步,电路由惯性元器件、无线传输模块、存储器、MCU等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和电池构成。
优选的,上述电路中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增加光流模块等定位模块,其优点可以提高精度。
可选的,勺(铲)柄和勺(铲)体可以是铆接或焊接等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勺(铲)柄或勺(铲)柄盖可以作为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和电路相连。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运用本发明,可以采集系统的厨师炒制的动作,并方便将厨师的炒制动作图谱融入菜谱底层数据,进而可解决现有单纯按菜谱配方炒菜机的粗放、无法精细量化及味道千篇一律的弊端,可使菜品品质得到质的提升。
2,运用本发明对厨师炒制菜品的动作进行数据关注点转移,即不关注于厨师本人,而聚焦于厨师对厨具的操作使动作采集简单化,采集、记录、识别并提取其动作图谱,进而便于数据化及运用;
3,运用本发明,根据颠锅动作记录图谱,并结合其他相关的配套的厨师动作采集机构很容易就产生出特定个人的特定菜品的配方,以便于做出千变万化的定制配方。
4,运用本发明产生的配方,不再需要通过繁冗步骤,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所谓的大数据调制出特定配方味道,节约了人力物力。
5,运用本发明并结合其他配套厨师动作采集机构,可以切实的为厨房完全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可行性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一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例中为炒勺当然也可以为锅铲。
图1是本发明所述炒制动作采集炒勺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昌荣,未经郑昌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6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外置电源输出参数匹配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