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安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6945.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忻赟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F16M13/02;F16M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安防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安防器,其结构包括监控机体、摄像孔、外顶防挡装置、角度调节架、固定盘,监控机体呈圆柱形结构,摄像孔镶嵌于监控机体前部。本发明通过设有的外顶防挡装置,可在日常安防时,通过吹气方式,吹落飞虫及灰尘,防止其对摄像的像素及视角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若遇到有人盗窃,安防监控器被布块遮挡时,通过气压增大推顶外顶杆,再配合吹气将布块吹落,时刻保证安防装置的正常工作,实现建筑实时安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智能建筑安防器。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安防装置是指通过人力防范、实体防范、技术防范对建筑物的主要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有效的全天候地监视,对建筑物内部的人身、财产、文件资料、设备等安全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财产营造出安全而舒适的环境的设备,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仍存在一下缺陷:
现有技术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在进行安防时,即其在进行监控时,若遇到有人盗窃,其首先就先把安防监控器遮挡掉,使其失去监控功能,且平时的飞虫、灰尘等,经一定时间累积后,均会对摄像的像素及视角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安防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安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在进行安防时,即其在进行监控时,若遇到有人盗窃,其首先就先把安防监控器遮挡掉,使其失去监控功能,且平时的飞虫、灰尘等,经一定时间累积后,均会对摄像的像素及视角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安防性能降低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建筑安防器,其结构包括监控机体、摄像孔、外顶防挡装置、角度调节架、固定盘,所述监控机体呈圆柱形结构,所述摄像孔镶嵌于监控机体前部,所述外顶防挡装置套于监控机体外表面,所述角度调节架设于监控机体下方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固定盘设于角度调节架后方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所述外顶防挡装置由套环结构、吹尘机构、外顶机构组成,所述套环结构套于监控机体外表面,所述吹尘机构设于套环结构内部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外顶机构均匀等距设于套环结构外表面且于吹尘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套环结构由套环、空腔、通孔、套孔组成,所述套环为中空结构,即为空腔,所述通孔均匀等距设于套环外表面且呈一体化成型,所述套孔设于套环中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吹尘机构由充气管、通气环、输气管、吹尘口、膨胀体、一号弹簧组成,所述充气管设于通气环后方且贯通连接,所述输气管均匀等距设于通气环外方,所述吹尘口设于套环前表面,所述膨胀体设于通气环外表面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一号弹簧设于膨胀体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通孔设有20-30个,其均匀等距设于套环外表面,所述吹尘口呈与通孔相交错装设于套环前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膨胀体呈扁核状,其充气膨胀后呈向外凸起的半圆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外顶机构由伸缩体、二号弹簧、外顶杆组成,所述伸缩体里端与膨胀体外方垂直连接,所述二号弹簧设于伸缩体两侧,所述外顶杆设于伸缩体外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伸缩体中空圆柱形结构,其里端与膨胀体贯通连接,外端与外顶杆里端相连接,所述外顶杆外端贯穿于通孔,所述伸缩体与膨胀体呈放射状均匀等距分布于套环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忻赟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忻赟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6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