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开关电路和使用负载开关电路控制电池电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7206.3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太真;金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晓兵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开关电路 使用 控制 电池 电力 方法 | ||
一种负载开关电路包括:充电晶体管、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选择器、电流控制器和模式控制器。充电晶体管连接在第一开关节点和第二开关节点之间,并响应于充电控制信号而控制充电电流。电流传感器连接到第一开关节点和第二开关节点,并感测充电电流以产生电流感测信号。电压传感器连接到第一开关节点和第二开关节点,并且感测充电晶体管的源‑漏电压以产生电压感测信号。选择器响应于模式信号而选择电流感测信号或电压感测信号以产生选择电压信号。电流控制器将选择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产生充电控制信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9月2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8-0113414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示例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负载开关电路和使用负载开关电路控制电池电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电话、笔记本计算机等的许多移动设备具有由外部电源供电的内置开关电源电路。例如,当具有调节后的输出的电源适配器插入智能电话时,移动设备中的开关电源电路从插入的电源适配器汲取电流并产生所需电压,用于为移动设备的电池充电,和/或用于操作设备的其他组件。当移除电源适配器时,电池可以释放电荷以向其他组件供电。当外部电源异常操作或当其他组件的负载突然变化时,电池的充电电流和/或放电电流可能偏离指定范围。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的这种过冲和/或下冲可能会降低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发明内容
一些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高效地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或放电的负载开关电路。
一些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控制电池电力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高效地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或放电。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负载开关电路包括:充电晶体管、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选择器、电流控制器和模式控制器。所述充电晶体管连接在施加了电池电压的第一开关节点和施加了充电电压的第二开关节点之间,并响应于充电控制信号而控制充电电流。电流传感器连接到第一开关节点和第二开关节点,并感测充电电流以产生电流感测信号。电压传感器连接到第一开关节点和第二开关节点,并且感测充电晶体管的源漏电压以产生电压感测信号。选择器响应于模式信号而选择电流感测信号和电压感测信号中的一个,以产生选择电压信号。电流控制器将选择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产生充电控制信号。
根据示例实施例,负载开关电路包括充电晶体管,连接在施加了电池电压的第一开关节点和第二开关节点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响应于充电控制信号而控制充电电流。放电晶体管连接在施加了充电电压的第三开关节点和所述第二开关节点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放电控制信号而控制放电电流。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节点和所述第二开关节点,并且被配置为感测所述充电电流以产生第一电流感测信号。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到所述第三开关节点和所述第二开关节点,并且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放电电流以产生第二电流感测信号。第一电压传感器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节点和所述第二开关节点,并且被配置为感测所述充电晶体管的源-漏电压以产生第一电压感测信号。第二电压传感器连接到所述第三开关节点和所述第二开关节点,并且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放电晶体管的源-漏电压以产生第二电压感测信号。第一选择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模式信号而选择所述第一电流感测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压感测信号中的一个,以产生第一选择电压信号。第二选择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模式信号而选择所述第二电流感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感测信号中的一个,以产生第二选择电压信号。第一电流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选择电压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产生所述充电控制信号。第二电流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选择电压信号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产生所述放电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