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加电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7273.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6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孟宝;刘义哲;赵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1/22 | 分类号: | B21C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墨伟;陈磊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毛细管 辅助 拉拔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加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固定装置和电极接触装置,
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安装的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底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通过上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和所述底座通过下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座的顶面上和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上各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线的电缆固定组件,
所述电极接触装置包括正电极接触组件和负电极接触组件,所述正电极接触组件和负电极接触组件各包括导电板和定位组件,所述导电板的一端与电缆的电极片接触连接,其另一端开有第一V型槽并通过所述定位组件与毛细管定位接触,
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模座、所述底座、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导电板相互平行并且与毛细管的拉拔方向垂直,
所述导电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极片的连接孔通过螺栓相连接的通孔,其另一端在所述第一V型槽的两侧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圆心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V型槽的中心轴线,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夹块和与所述两个螺纹孔配合的定位螺钉,所述固定夹块包括长条块,所述长条块的一侧开有用于与毛细管定位接触的第二V型槽,所述定位螺钉包括头部、螺纹杆以及位于头部和螺纹杆之间的斜面,所述定位螺钉通过所述斜面调整定位所述长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电缆线夹板,所述电缆线夹板的中段向上拱起且两翼端的底面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的顶面平行形成电缆线通槽,所述电缆线夹板的两翼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槽的底部包括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大于毛细管的拉拔前后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定位螺钉的中心轴线方向的角度为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加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包括黄铜板。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加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和所述下支撑柱的数量各为4~6根,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模座和所述底座三者为相同的矩形板。
7.一种利用所述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加电装置进行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正负极电缆线预先松固定在上下模座上,保证电缆的电极片不接触上下模座;
2)将电缆的电极片与导电板连接,调整电缆线及电缆固定装置位置,使导电板的第一V型槽的底部能与毛细管轻微接触,之后将正负极电缆线紧固在上下模座上;
3)通过定位组件给予毛细管合适的压力,保证导电板与毛细管在拉拔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接触;
4)通电,进行电辅助拉拔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2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活塞环的热轧钢线材拉拔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刚线母线拉丝模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