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肚白冰裂纹钧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7616.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苏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6 | 分类号: | C04B35/16;C03C8/00;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肚白 裂纹 制备 方法 | ||
一种鱼肚白冰裂纹钧瓷的制备方法,鱼肚白冰裂纹钧瓷包括坯体釉料,釉料包括内层釉和外层釉,所述坯体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蒙脱石、粘土、石英、海泡石、硅藻土、石灰岩、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钡;内层釉包括以下原料:白云石、瓷石、石英、珍珠粉、安山岩粉、膨润土、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铈,内层釉的收缩率大于所述坯体的收缩率,釉料包括内层釉和外层釉,内层釉通过主成分白云石、石英、瓷石、安山岩粉、膨润土与辅助成分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铝和氧化铈之间的相互配合,内层釉相对与坯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缩率,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内层釉面可以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形成许多冰裂纹,获得开片的装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钧瓷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肚白冰裂纹钧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钧瓷是由坯体和釉体组成,坯体是指钧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摔坏,又可在上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龟裂,现在的坯体原料的主要成份是矿石,如长石和石英等,其硅含量过高使胚体在出窑冷却后极易开裂,而且这种原材料的胚体在选择原料时相对比较严格,原料要经过长期的、循环不断的风吹、日晒、雨淋、冷冻过程,处理方法复杂,而且其品质满足不了钧瓷的制造,这也是钧瓷成品率低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钧瓷以釉厚为本,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钧瓷以窑变为神,自然窑变是钧瓷艺术的精华所在,也是钧瓷赖以扬名四海,蜚声瓷林的珍奇之处。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则呈五光十色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幻无穷的神奇,红利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且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称。
钧瓷的关键在于瓷釉,瓷釉在进行烧制后的窑变色彩决定了钧瓷的价值,白色的钧瓷有月白、鱼肚白、牙白、玉白等,蓝色的钧瓷有天蓝、湖蓝、粉蓝、宝石蓝、孔雀蓝,而河南禹州的钧窑为北方青瓷窑系,一般采用柴、煤、炭和天然气烧制,不同的烧制工艺产生的釉色变化也不同,而釉料的配方同样也是影响钧瓷成品外色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鱼肚白冰裂纹钧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肚白冰裂纹钧瓷的制备方法,所述鱼肚白冰裂纹钧瓷包括坯体釉料,釉料包括内层釉和外层釉,所述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20-25份、蒙脱石12-15份、粘土10-12份、石英30-40份、海泡石8-10份、硅藻土5-8份、石灰岩5-10份、氧化铝3-5份、氧化镁1-3份、碳酸钡1-2份;
所述内层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云石15-20份、瓷石20-22份、石英20-25份、珍珠粉8-12份、安山岩粉10-15份、膨润土5-8份、氧化锆5-8份、氧化锌8-10份、氧化铝3-5份、氧化铈0.5-1份;
所述外层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灰石18-20份、云母粉10-12份、钙长石15-18份、石英25-30份、石灰岩粉6-8份、氧化钙5-8份、硬脂酸镁1-2份、氧化锶0.5-0.8份、氧化镧0.3-0.5份;
所述内层釉的收缩率大于所述坯体的收缩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坯体、内层釉和外层釉按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原料分别粉碎、混合、湿法球磨,分别制得坯浆、内层釉浆和外层釉浆;
(2)将步骤(1)制得的坯浆制成陶瓷坯体置于窑炉中,在860-900℃下,素烧4-5h,制得陶瓷素坯;
(3)在步骤(2)制得的陶瓷素坯表面施加内层釉浆,置于窑炉中,在还原气氛下,烧制得半成品,烧成温度1200-1230℃,烧成周期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