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7844.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虎;来佑磊;陈元宝;任苗苗;郑东来;金海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文超;艾春慧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元 及其 制造 方法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其中,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的负极极耳(12)和正极极耳(13);负极端子(4)和正极端子(5);将负极极耳(12)与负极端子(4)电联接的第一集流构件(2),将正极极耳(13)与正极端子(5)电联接的第二集流构件(3);其中,第一集流构件(2)包括第一导引板(21),第一导引板(21)为平板结构,负极极耳(12)弯折到第一导引板(21)远离主体部(11)的一侧,并与第一导引板(21)连接。该结构能够提高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并减小第一导引板在弯折极耳时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充电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为高功率的装置提供动力,例如电动车辆等。可充电电池通过将多个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连接以实现较大的容量或功率。
目前的电池单元在壳体内设有电极组件,电极组件通过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叠加卷绕形成,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均包括涂覆部分和未涂覆部分,未涂覆部分形成极耳,电极组件两侧的极耳分别通过集流构件与壳体顶部的正负极端子连接。
在发明人所知晓的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焊接,电极组件两侧的集流构件均设有与极耳连接的支撑板,在极耳与支撑板焊接后整体弯折。但是此种集流构件与极耳固定的方式在电极组件两侧占用较大空间,在电池单元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会减小卷绕空间,从而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的负极极耳和正极极耳;
负极端子和正极端子,设在电极组件顶部;和
第一集流构件和第二集流构件,第一集流构件将负极极耳与负极端子电联接,第二集流构件将正极极耳与正极端子电联接;
其中,第一集流构件包括第一导引板,第一导引板为平板结构,第一导引板位于主体部沿长度方向靠近负极端子的一侧并沿宽度方向延伸,负极极耳弯折到第一导引板远离主体部的一侧,并与第一导引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包括两个电极组件,一个电极组件的负极极耳从主体部沿宽度方向远离另一个电极组件的一侧引出,并且两个电极组件的负极极耳分别从第一导引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相对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构件包括第二导引板,第二导引板为平板结构,第二导引板位于主体部沿长度方向靠近正极端子的一侧并沿宽度方向延伸,正极极耳弯折到第二导引板远离主体部的一侧,并与第二导引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构件包括第二导引板和支撑板,第二导引板位于主体部沿长度方向靠近正极端子的一侧并沿宽度方向延伸,支撑板连接在第二导引板沿宽度方向的端部,正极极耳从外侧连接于支撑板并整体弯折到第二导引板远离主体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引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折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的根部相对于第二导引板沿宽度方向的端部边缘向内缩回预设距离;和/或
第一导引板和/或第二导引板沿宽度方向为自由端的端部边缘在至少部分高度上向内缩回预设距离,以形成第一缺口,负极极耳和/或正极极耳穿过第一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构件还包括第二转接板,正极端子固定在第二转接板上,支撑板的顶面与第二转接板间隔设置,第二导引板与支撑板相连位置的顶部设有第二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极耳和正极极耳均为层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7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轮圈自动喷漆机构
- 下一篇:油管堵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