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8764.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南方;王少波;张有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自动 冲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和导引管,冲洗管的入口端与供水容器的出口连通;供水容器中设置有加压装置;冲洗管的出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生理盐水从冲洗管的出口端流入伤口,在伤口内部形成液体流通环境并在伤口内维持有预定的液体压力,形成高压区;导引管的入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导引管的出口端与回收容器连通,回收容器中设置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用于在回收容器中形成真空环境;回收容器中的真空环境通过导引管的入口端在伤口的内部形成低压区;从冲洗管的出口端流出的生理盐水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同时冲洗伤口;冲洗伤口后的引流液进入导引管的入口端并从导引管的出口端流入回收容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需要对伤口进行冲洗,并把伤口处的血或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传统的冲洗方法是通过打点滴的形式对伤口进行冲洗,这种清洗方式由于冲洗液体的压力小,容易导致伤口积血导引不出来,无法形成液体流动环境,在病人体内形成血肿,血凝块会压迫神经,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采用冲洗管和导引管两根管道形成液体流动环境,冲洗管的出口端通入伤口内部,在冲洗管中通入经加压装置加压的生理盐水,从而在伤口中形成液体充盈的环境,液体充盈有止血的作用;导引管与安装有负压装置的容器连接,能够将伤口处的液体(包括血和水等液体)顺利导引到体外,避免在病人体内形成血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伤口自动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和导引管,所述冲洗管的入口端与供水容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水容器中设置有加压装置,所述的加压装置用于对供水容器中的生理盐水加压并将生理盐水供入所述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所述生理盐水从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流入伤口,在伤口内部形成液体流通环境并在伤口内维持有预定的液体压力,形成高压区;所述导引管的入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所述导引管的出口端与回收容器连通,所述的回收容器中设置有负压装置;所述的负压装置用于在回收容器中形成真空环境;所述导引管的入口端设置在伤口的内部,所述回收容器中的真空环境通过所述导引管的入口端在伤口的内部形成低压区;从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流出的生理盐水从所述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同时冲洗伤口,冲洗伤口后的液体进入所述导引管的入口端并从所述导引管的出口端流入回收容器中;所述的回收容器还与光学分析装置连接,该光学分析装置通过光学方法分析回收容器中的引流液性质,当判断出血已低于预定数值时自动停止冲洗并发出提醒。
所述供水容器上还设置有加水口,通过该加水口向所述供水容器中加入生理盐水。
所述的冲洗管的颜色和导引管的颜色不同。
所述的冲洗管为蓝色,所述的导引管为红色。
所述的冲洗管和导引管以假想的分界线为界分为上部段和下部段,所述的上部段为伤口与分界线之间的部分,所述的下部段为分界线与所述供水容器和回收容器之间的部分,所述的上部段中的冲洗管和导引管粘结在一起不可分离,所述的下部段中的冲洗管和导引管之间能够撕开并各自独立。
所述的加压装置为加压泵;所述的加压泵安装在所述供水容器和所述冲洗管之间。
所述的负压装置为真空泵或医院的真空系统。
所述的冲洗管和导引管上还分别设置有流量计,该流量计实时监测冲洗管和导引管中的流体流量;当冲洗管中的流体流量和导引管中的流体流量之间的平衡明显打破时实时报警以避免伤口内形成过多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