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8876.7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73;B29C33/3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2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 静模 热芯 主架 高压电缆终端 侧抽芯机构 侧壁相连 电缆终端 生产专用 下表面 斜滑块 凸起 模具 复位弹簧 装置开合 智能 上端 腔内 相配 匹配 侧面 节约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包括动模、静模和侧抽芯机构;动模与静模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型腔的形状与电缆终端相匹配,型腔内还设有热芯棒,所述热芯棒的尾部与斜滑块相连;热芯棒的尾部下表面还连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侧面通过复位弹簧与静模的侧壁相连;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主架,所述的主架与动模的侧壁相连,主架的下表面为与斜滑块上端相配的斜面。本装置开合模速度快,结构巧妙,可以大大的节约电缆终端的加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110千伏电缆的普及,高压电缆终端的需求也渐渐提升,但现有的制作方法以及配套专用模具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质量堪忧。
如专利号CN102118010B所记载的专用模具,其生产完成后的取件工序繁琐,而且容易造成对电缆终端的二次破坏,在实际生产中大大制约了生产效率。其完整的生产一件电缆终端所消耗的时间过长,从而造成了产品价格上涨,使得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而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基于上下双模的机构,其制作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时保证合模缝位置不会出现明显的合缝,而且通过后期的除毛边工序,完全可以解决合缝处容易积累灰尘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开合模效率,即如何设计模具结构,来减短开合模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
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包括动模、静模和侧抽芯机构;所述动模与静模之间形成型腔,动模的上表面连有若干个注塑口,所述的注塑口通过注塑孔与型腔相连;所述型腔的形状与电缆终端相匹配,型腔内还设有热芯棒,所述热芯棒的尾部与斜滑块相连;热芯棒的尾部下表面还连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侧面通过复位弹簧与静模的侧壁相连;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主架,所述的主架与动模的侧壁相连,主架的下表面为与斜滑块上端相配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的热芯棒的内部连有电阻丝。
优选地,所述斜滑块的上表面涂抹有碳粉。
优选地,所述斜滑块的材质为硬质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动模、静模的材质均为模具钢。
有益效果:
1、本装置采用上下双模的机构,从而方便电缆终端注塑完成后的抽取工作,防止在取料时对电缆终端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分型面选取合理,保证了离模效率。
2、本装置中采用热芯棒作为模具的一部分,利用电缆终端中空的特点,采用热芯棒对电缆终端呈环形向外均匀加热保温,从而保证了电缆终端加工完成的质量可靠,质地均匀。
3、本装置中的侧抽芯机构采用斜面传动的方式,可以在动模开合模的同时带动侧抽芯机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在开合模的同时,完成侧面热芯棒的抽取和塞入操作,大大的节约了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智能高压电缆终端生产专用模具开模时的示意图;
图3是专用模具的剖面图;
图4是电缆终端的示意图;
1.动模2.静模3.侧抽芯机构31.主架32.斜滑块33.复位弹簧34.热芯棒4.型腔5.电缆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士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