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炼锌工业硫酸盐酸分离回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9574.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勇;高峰;陈上;左陈晨;胡旭东;范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2 | 分类号: | C22B3/42;C22B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炼锌 盐酸 混酸 回用 硫酸 离子交换法 工业硫酸 硫酸盐酸 硫酸锌溶液 氯化钙废水 除氯离子 含锌原料 减压蒸馏 硫酸钙渣 生产过程 石灰中和 酸浸过程 补加水 沉淀法 解吸剂 氯化锌 氯离子 稀硫酸 补加 可用 酸度 去除 残留 回收 生产 | ||
1.一种湿法炼锌工业硫酸盐酸分离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交换柱内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经过质量比为5-15%的稀硫酸解吸转型后,将含氯离子0.5-5g/L的硫酸锌液通入交换柱内,硫酸锌液中的氯离子被吸附进入树脂内,检测流出液中氯离子平均含量小于0.1g/L即停止进液,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氯离子处于饱和状态,流出的硫酸锌液送至湿法炼锌电解工序;
(2)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稀硫酸解吸转型,稀硫酸来自过程(4)的硫酸盐酸混酸减压蒸馏过程,混酸通过减压蒸馏后盐酸含量降低,配加水至硫酸质量比为5-15%,其中残留的氯离子含量为0.1-0.5g/L,使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柱,树脂解吸并转型为-SO42-型又进入过程(1)的吸附过程,解吸转型过程产生硫酸盐酸混酸,其中含硫酸质量比为5-10%,含氯离子2.5-20g/L;
(3)硫酸盐酸混酸的减压蒸馏分离:利用盐酸的沸点小于硫酸的特性,在加热沸腾状态下,盐酸优先蒸馏呈气态离开溶液从而实现硫酸和盐酸一定程度的分离,将气态盐酸冷凝为稀盐酸,气态冷凝体积急剧缩小从而体系形成负压;由于该混酸中氯离子含量仅2.5-20g/L,直接加热蒸馏将蒸发出大量的水,因此通过预先添加硫酸的方式增加酸度,控制混酸中硫酸质量比为30-40%,在此条件下加热蒸馏,盐酸将优先蒸出,蒸馏结束时混酸中氯离子含量为0.5-4g/L,硫酸质量比为37-50%,相当于盐酸从混酸中被分离掉65-85%,分离出的稀盐酸用于氯化锌生产过程;
(4)将过程(3)得到的混酸一部分用于杂次含锌原料酸浸过程,另一部分配加水到硫酸质量比为5-15%,作为过程(1)的离子交换树脂解吸转型用稀硫酸,此后重复进行后续过程,实现硫酸锌溶液中氯离子的除氯目的,以及硫酸盐酸混酸的分离回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95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