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混凝土分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9858.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朋;朱永峰;郭正卫;李建农;沈帅杰;常振国;杨杰;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中铁强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配器 底盘 旋转管路 支管组件 混凝土分配器 伸缩管组件 管路机构 旋转机构 支撑底座 二衬 支管 底座 隧道 分配器结构 呈圆环状 漏斗组成 上表面 中心孔 上端 对位 直管 漏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混凝土分配器,包括支撑底座、分配器底盘、旋转管路系统和支管组件;支撑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分配器底盘,分配器底盘呈圆环状,在分配器底盘的中心孔处设置有旋转管路系统,旋转管路系统包括旋转机构和管路机构,管路机构包括直管和伸缩管组件,支管组件是由支管底座和设置在支管底座上端的漏斗组成;本发明的分配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通过旋转机构实现伸缩管组件的自由转动,并能实现与每一组支管组件的漏斗对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二衬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混凝土分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施工标准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二衬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隧道浇筑一般采用主副料斗配合溜槽,利用混凝土自重的方式实现溜料入窗从而实现二衬的浇筑,从目前看来,其主要弊端如下:
一、入窗的溜槽角度必须大与11°,否则不利于混凝土的流动,此时需要工人辅助,使其完成溜料,混凝土的配合比与质量均能影响其施工;
二、溜桶上为了实现各个窗口的浇筑需设置多个插板,且在浇筑时至少需要3-5名工人观察、配合方可完成操作,且因采用开放溜料,工人清洗溜槽的难度较高;
三、顶模窗口与拱顶浇注口均无法实现浇筑,必须通过人工换管方可完成,施工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二衬施工中的溜槽浇筑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二衬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混凝土分配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混凝土分配器,包括支撑底座、分配器底盘、旋转管路系统和支管组件;支撑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分配器底盘,分配器底盘呈圆环状,在分配器底盘的中心孔处设置有旋转管路系统,旋转管路系统包括旋转机构和管路机构,旋转机构是由外齿式回转支撑、包络蜗杆和电机组成,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外圈为齿圈结构,包络蜗杆与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外圈啮合传动,包络蜗杆的一端部与电机传动连接,管路机构包括直管和伸缩管组件,直管配装在外齿式回转支撑的内圈中,伸缩管组件枢接于直管的上端口处,且伸缩管组件能够绕直管360度转动,在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外圈的上端面上连接有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上端与伸缩管组件固定连接,在分配器底盘的上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组支管组件,支管组件是由支管底座和设置在支管底座上端的漏斗组成,在所有组支管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压环,压环的下端面位于所有组支管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漏斗位于压环上表面上,在所述伸缩管组件上设置有用与锁紧漏斗与伸缩管组件的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组件包括连接管、伸缩管和伸缩油缸,连接管下端口的外侧壁上套设与回转轴承,在直管上端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轴承托座,所述回转轴承的外圈配装于轴承托座内,连接管能够绕直管在水平面内做360度转动,所述伸缩管是由外管和套设在外管内的内管组成,内管右端的外圆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外管的外圆面上,通过伸缩油缸的动作使得外管在内管上滑动,外管的右端口与连接管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在外管左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锁紧螺杆,第一支撑板套设在外管的外圆面上,在第一支撑板上铰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锁紧螺杆,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漏斗的外侧圆弧面上,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U形卡槽,两个锁紧螺杆分别位于对应侧的卡槽内并通过螺母紧固实现外管与漏斗的锁紧。
进一步的,在外管左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铁强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铁强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9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