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土三轴试验柔性薄膜边界的离散元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9967.2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9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瞿同明;王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试验 柔性 薄膜 边界 离散 模拟 方法 | ||
1.一种岩土三轴试验柔性薄膜边界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 1、制样容器建模;
制样容器模型包括上加载板、下加载板和侧向刚性墙体;
S2、岩土体样品的建模;
在制样容器内生成土体颗粒样品,基于离散元伺服原理,以制样容器为伺服墙体,将三轴试样加载到预定的应力状态;
S3、根据试验中所用薄膜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薄膜厚度,计算构建薄膜模型所需的薄膜颗粒的细观参数:
其中:Kn和Ks分别为薄膜颗粒的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E,ν和t分别为试验薄膜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厚度;
S4、删除制样容器模型中侧向刚性墙体,将薄膜颗粒以六边形排列形式单层附着在岩土体样品的外围,薄膜颗粒间采用线性粘结模型粘连,进而完成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圆筒形薄膜模型的构建,将薄膜模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加载板和下加载板上,至此完成三轴试验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S5、施加静水围压;
S6、记录三轴加载过程中的体积应变;
S7、沿轴向实施应变式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1)将薄膜颗粒的速度固定为0;
2)计算整个离散元模型,并迭代至模型平衡,对所有岩土试样颗粒速度清零;
3)施加作用力到薄膜颗粒上,对于六边形颗粒排列来说,整个颗粒薄膜可以看作一系列三角形网络构成,每个三角形单元上承受的静水围压,都被构成此三角形单元上的三个颗粒均匀承担,计算作用于每个颗粒上的等效静水围压作用力F0;
4)释放位于上下加载板之间的薄膜颗粒速度;
5)将模型迭代计算至平衡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静水围压时,每个薄膜颗粒上所受的等效静水作用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σstatic为静水围压的大小;ni是第i个单元的外法线方向,Si为第i个单元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轴试样在加载过程的体积,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Vs为试样体积,S为颗粒薄膜与上下加载板所形成封闭空间的表面,Si为第i个三角形单元的面积,x1(i)为第i个三角形单元中心在x轴方向上的坐标值,n1(i)为第i个三角形单元外法线方向与x轴的方向余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静水围压时,每隔一定时步更新每颗薄膜颗粒应分配得到的等效静水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薄膜模型的内半径为薄膜颗粒半径的35-1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99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