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0235.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平咏道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 雾化 除尘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雾饱和除尘组件、吸尘组件和排放组件,雾饱和除尘组件包括雾饱和舱、造雾喷淋系统和雾还原拦截器,雾饱和舱的一侧设有与吸尘组件连接的吸尘入口,雾饱和舱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出口,造雾喷淋系统的一端伸进雾饱和舱内部并将喷淋液以雾化形式喷进雾饱和舱内部,以使雾饱和舱内部的雾化喷淋液达到饱和状态,每个排气出口中均安装有一个雾还原拦截器以将粘有粉尘且雾化喷淋液还原成液态形式并使之沉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结构可靠、操作方便,耗水量小,无二次污染,具有能耗低、除尘彻底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范围对于粉尘的污染治理基本延用传统除尘措施,即湿法和干法两类方式,主要包括洗涤塔除尘、布袋除尘、静电除尘、旋风除尘等。传统湿法除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雾除尘静态沉降时间长达2小时以上,无法连续除尘;二、除尘总有效率只能达到70%左右,总有效率低,未清除且逃逸的粉尘微粒由于粒径小,可漂浮形成雾霾的一份子,更容易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危害更大,其中对于很大比例的超细度粉尘,特别是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粉尘颗粒,虽然其在物料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其对人身的伤害非常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有除尘抑尘技术,对污染源10微米以下可吸入性粉尘(PM10)的治理无根本治理办法;三、设备的内部结构复杂,能耗高,导致操作不方便、维修维护时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操作方便,耗水量小,无二次污染,具有能耗低、除尘彻底且使用寿命长的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雾饱和除尘组件以及分设在所述雾饱和除尘组件两侧的吸尘组件和排放组件,所述雾饱和除尘组件包括雾饱和舱、造雾喷淋系统和雾还原拦截器,所述雾饱和舱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吸尘组件连接的吸尘入口,所述雾饱和舱的顶面设有与所述排放组件连接的至少一个排气出口,所述造雾喷淋系统的一端伸进所述雾饱和舱内部并将喷淋液以雾化形式喷进所述雾饱和舱内部,以使所述雾饱和舱内部的雾化喷淋液达到饱和状态,每个所述排气出口中均安装有一个所述雾还原拦截器以将粘有粉尘且雾化喷淋液还原成液态形式并使之沉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雾饱和舱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排气出口相对设置的漏液口,所述漏液口的下端设有沉淀室,其中所述漏液口浸入所述沉淀室的沉淀液中以对所述雾饱和舱形成水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雾饱和舱的一侧设有溢水罐,所述溢水罐通过溢水管路与所述沉淀室连接,所述溢水管路的一端邻近所述漏液口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雾饱和除尘组件为两组,前一组所述雾饱和除尘组件与后一组所述雾饱和除尘组件之间通过连接风道连接,所述连接风道上设有辅助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尘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吸尘罩、前置拦截器、吸尘风机和吸尘风道,所述吸尘风道与所述吸尘入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放组件包括排风管道、以及设在所述排风管道中的排风风机和有毒有害气体处理器,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排气出口连接,以将除尘后的空气通过所述排风管道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造雾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道、设在所述喷淋管道尾端的造雾喷淋头以及设在所述喷淋管道中的增压泵,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位于所述增压泵前端的过滤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饱和雾化水除尘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沉淀池中加入预定高度的沉淀液;
S2、启动造雾喷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平咏道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平咏道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物联网通讯方法
-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