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的耐候性强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0495.2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静;张青萍;李峻峰;王雨洁;丁明亮;陈凤仪;屈子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7/00;C09D175/14;C09D7/61;C09D7/63;C09D175/04;C09D163/00;C09D5/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典 园林 钢筋混凝土 假山 耐候性 强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的耐候性强化处理方法,涉及假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防水层的喷涂,(2)隔热层的喷涂,(3)耐候着色层的喷涂,(4)边角修整。本发明采用了喷涂三层涂料的方式,通过所形成的涂层保证了假山的防水性、隔热性、耐候性和着色性,从而提高了假山的使用质量和延长了假山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的防水涂料、隔热涂料和耐候着色涂料都属于水性涂料,使用环保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的耐候性强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现代园林假山的发展与古典园林假山不同,呈现了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古典假山限于石材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在景观的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现代施工技术及人造石材料的发展逐渐使创造多变的、丰富的山石景观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大规模、大体量石山的创作,可从自然地貌形态特征及组合特点中吸取到创作的灵感。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正在现代园林中兴起。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石材,节省开支具有现代气息的塑石作品,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承重条件受限制的地方。
假山的应用环境多为室外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对假山的侵蚀直接影响假山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通常采用在假山外部喷涂涂料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现有假山用涂料虽然装饰性好,但耐候性有限,想要延长假山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对假山进行养护,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人工投入成本,并且后期养护时形成的修补层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的耐候性强化处理方法,采用了喷涂三层涂料的方式,通过所形成的涂层保证了假山的防水性、隔热性、耐候性和着色性,从而提高了假山的使用质量和延长了假山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的耐候性强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防水层的喷涂:在钢筋混凝土塑石假山上均匀喷涂防水涂料,形成厚度30-80μm的防水层;
(2)隔热层的喷涂:待防水层完全固化后喷涂隔热涂料,在防水层上形成隔热层,隔热层厚度30-80μm;
(3)耐候着色层的喷涂:待隔热层完全固化后喷涂耐候着色涂料,在隔热层上形成耐候着色层,耐候着色层厚度30-80μm;
(4)边角修整:对假山边角的涂层进行修整,形成光滑的边角连接面。
所述防水涂料由20-50份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5-15份硅酸盐水泥、1-10份防水填料、1-10份多异氰酸酯固化剂、0.5-5份水性成膜助剂、0.5-5份水性润湿分散剂、0.5-5份水性消泡剂加水混合制成,固含量60-80wt%;
所述隔热涂料由30-60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15份隔热填料、1-10份多异氰酸酯固化剂、0.5-5份水性成膜助剂、0.5-5份水性润湿分散剂、0.5-5份水性消泡剂加水混合制成,固含量60-80wt%;
所述耐候着色涂料由40-70份水性环氧树脂乳液、5-15份耐候填料、0.5-5份水性环氧固化剂、0.5-5份水性成膜助剂、0.5-5份水性润湿分散剂、0.5-5份水性消泡剂、0.5-5份颜料加水混合制成,固含量60-8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