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筒带压作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1089.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庚;唐诗国;王学强;覃芳;杨海;谭宏兵;吴柯;罗伟;洪玉奎;冯星铮;唐思洪;刘燕烟;蒋密;李晓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3/06;E21B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筒 作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筒带压作业装置,采用上述结构上平台把承重力通过立柱传至下平台,下平台中部与防喷器组密封相联,为了不使整套装置的重量都承重在井口上,由于支撑平台还包括底座,底座与底部支撑之间由调节丝杠连接,可以调节整套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井筒的高度,便于调节,同时,由于底座相对于传统的支撑脚面积更大,从而使装置对井口附近的压强变小。解决了利用注水井带压作业设备对油井进行带压作业时,由于需要将带压作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由于不同井筒距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在安装调试时难道较大,同时,现有的支撑结构一般都位于井口附近,设备调试和工作时对井口的压力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筒带压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带压作业是指在井筒内有压力的情况下不放喷、不压井,通过与常规作业车等设备配合进行起下管柱作业的一种作业方法,可在作业过程中控制井口压力从而有效地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作业。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层保护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同时井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带压作业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油层保护与井控安全、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目前国内大多数油井主要采用注水井带压作业装置进行带压作业,来起下抽油杆和油管。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利用注水井带压作业设备对油井进行带压作业时,由于需要将带压作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由于不同井筒距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在安装调试时难道较大,同时,现有的支撑结构一般都位于井口附近,设备调试和工作时对井口的压力较大,危险系数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井筒带压作业装置,解决了利用注水井带压作业设备对油井进行带压作业时,由于需要将带压作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由于不同井筒距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在安装调试时难道较大,同时,现有的支撑结构一般都位于井口附近,设备调试和工作时对井口的压力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筒带压作业装置,包括三闸板防喷器和支撑平台,所述三闸板防喷器通过可旋转法兰连接在井筒的采油四通上,所述三闸板防喷器上部与下快速防喷器的下部连接,所述下快速防喷器上部与升高四通的下部连接,所述升高四通上部与上快速防喷器下部连接,所述上快速防喷器上部与环形防喷器下部连接,所述环形防喷器上部与卡瓦组下部连接,所述环形防喷器上部与卡瓦组下部连接;
所述支撑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底座和贯穿下平台与上平台连接的至少2个升降油缸,所述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还设置有至少3根立柱,下平台设置在上快速防喷器上部与环形防喷器下部之间,下平台通过法兰与上快速防喷器、环形防喷器密封连接;所述下平台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至少3根调节丝杠。
采用上述结构上平台把承重力通过立柱传至下平台,下平台中部与防喷器组密封相联,为了不使整套装置的重量都承重在井口上,由于支撑平台还包括底座,底座与底部支撑之间由调节丝杠连接,可以调节整套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井筒的高度,便于调节,同时,由于底座相对于传统的支撑脚面积更大,从而使装置对井口附近的压强变小。解决了利用注水井带压作业设备对油井进行带压作业时,由于需要将带压作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由于不同井筒距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在安装调试时难道较大,同时,现有的支撑结构一般都位于井口附近,设备调试和工作时对井口的压力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卡瓦组包括设置在上平台上方的游动承重卡瓦和设置在上平台下方的游动防顶卡瓦;还包括设置在游动防顶卡瓦下方与游动防顶卡瓦正对的固定防顶卡瓦,所述固定防顶卡瓦下方还设置有与环形防喷器连接的固定承重卡瓦,所述固定承重卡瓦通过卡瓦架与固定防顶卡瓦固定。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更好的固定卡瓦,同时,在起下抽油杆和油管时也可使用,不需要两套带压作业装置来回倒换,简化了带压作业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1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便捷式打捞旋挖机钻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油机井口多功能防喷密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