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荷谱的获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1354.2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露芬;孙成智;王光耀;翁洋;李华斌;娄臻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获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载荷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试车场实现,所述试车场包括试验台架,所述载荷谱的获取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试车场获取试车场采集路谱,并根据所述试车场采集路谱获取所述试验台架的单通道时域载荷谱;
利用雨流计数法,根据所述单通道时域载荷谱,获取载荷雨流矩阵;
利用载荷与损伤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载荷雨流矩阵,获取损伤雨流矩阵;
根据所述损伤雨流矩阵分布,提取有效载荷对,并统计有效载荷对对应的循环次数,当所有有效载荷对对应的总循环次数等于预设规定次数时,输出提取的所述有效载荷对;
所述对所述损伤雨流矩阵进行有效载荷对提取包括:
将所述损伤雨流矩阵划分为四个待处理区域,其中所述损伤雨流矩阵中的极限载荷为一个待处理区域,其余所述损伤雨流矩阵划分为其他三个所述待处理区域;
提取每个所述待处理区域中的至少一对有效载荷对;
根据提取的所述有效载荷对,依据区域损伤等效原理,计算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循环次数;
所述提取每个所述待处理区域中的至少一对有效载荷对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中的损伤最大值和损伤次大值;
根据所述待处理区域中的损伤最大值和损伤次大值的关系,获取一对有效载荷对或两对有效载荷对;
所述根据提取的所述有效载荷对,依据区域损伤等效原理,计算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循环次数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损伤;
当获取的有效载荷对为一对时,根据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损伤和所述有效载荷对,利用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循环次数;
当获取的有效载荷对为两对时,根据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损伤和所述有效载荷对,利用第二预设公式和第三预设公式,计算分别与两对有效载荷对对应的循环次数,并将与两对有效载荷对对应的循环次数求和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循环次数;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其中,EquCycleR,M为所述有效载荷对的等效目标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对应的循环次数,Darea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损伤,DR,M为所述损伤雨流矩阵中的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对应的损伤值,CycleR,M为所述损伤雨流矩阵中的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对应的循环次数;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为:其中,Equmax1CycleR,M为两对有效载荷对中其中一对的等效目标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对应的循环次数,Darea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总损伤,Dmax1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损伤最大值,Dmax2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损伤次大值,Equmax2CycleR,M为两对有效载荷对中另一对的等效目标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对应的循环次数;DR,M为所述损伤雨流矩阵中的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对应的损伤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区域中的损伤最大值和损伤次大值的关系,获取一对有效载荷对或两对有效载荷对包括:
判断所述损伤次大值与所述损伤最大值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50%,如果是,则保留损伤最大值对应的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以及损伤次大值对应的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作为所述有效载荷对;
如果否,则保留损伤最大值对应的载荷幅值和载荷均值作为所述有效载荷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13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