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1688.X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爽;彭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波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1 | 分类号: | C08F283/01;C08F212/08;C08G63/49;C08G63/672;C04B2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树脂 植物油脂 人造石 制备 高韧性 阻断剂 异氰酸酯基团 二元醇反应 柔韧性 比例增加 不饱和键 长链结构 化工领域 加热升温 耐冲击性 树脂分子 酯化反应 苯乙烯 二元醇 交联点 交联剂 柔性链 重量份 树脂 苯酐 双键 | ||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份以下组分:苯酐10‑15份,二元醇40‑50份,植物油脂30‑40份,异氰酸酯基团15‑20份,阻断剂2‑3份,苯乙烯10‑15份;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制备方法,利用植物油脂和二元醇反应,酯化反应加热升温,加入阻断剂和交联剂制得不饱和树脂,植物油脂内油脂酸可提供更多的双键,树脂中脂的不饱和键比例增加,交联点增多,有利于提高不饱和树脂韧性,同时,油脂酸为长链结构,树脂分子中柔性链增加,使得不饱和树脂的耐冲击性和柔韧性都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耐腐蚀性,光泽度,丰满度,并且加工简便,
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玻璃钢复合材料,胶衣树脂,工艺品等行业。不饱和聚酯主要以
二元醇和二元酸为原料缩聚得到,再使用不饱和单体对其进行稀释得到较低黏度的高
分子溶液。通常不饱和树脂可以完全由不饱和多元酸或酸酐与多元醇制备,制备出的不饱和聚酯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但是由于聚合反应的难控制性,制造的不饱和树脂具有硬而脆、冲击性差等缺点。
这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以植物油脂为原料,制备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包括重量份以下组分:苯酐10-15份,二元醇40-50份,植物油脂30-40份,异氰酸酯基团15-20份,阻断剂2-3份,苯乙烯10-15份。
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包括重量份以下组分:苯酐12份,二元醇45份,植物油脂35份,异氰酸酯基团18份,阻断剂2份,苯乙烯12份。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为二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多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脂为亚麻油和桐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高韧性人造石用不饱和树脂,通过二元醇和植物油脂中植物酸,利用植物油脂和二元醇反应,酯化反应加热升温,加入不饱和双键,阻断剂和交联剂制得不饱和树脂,植物油脂内油脂酸可提供更多的双键和长链结构,使得不饱和树脂的耐冲击性和柔韧性都得到了提高。
亚麻油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甘油的酯,水解生成甘油和亚油酸。亚油酸是一种十八碳的共轭二烯酸,长链结构可提高树脂的柔韧性及耐冲击性等,其特殊的共轭结构可以改善树脂的韧性。
桐油是我国特有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年产量10万t 以上,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桐油的主要成份桐油酸三甘油酯分子中含有共轭三烯结构,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并且其分子链长且无支链,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二甘醇的加入可以降低树脂的粘度和颜色,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并且,随着二甘醇所占物质的量比的增大,树脂的拉伸强度不断下降,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不断增大。这是由于二甘醇分子链较长,可以增大树脂固化后相邻交联点之间的距离,并且其分子中的—O—键柔性大,可以使得树脂网状结构交联点之间链段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构想的改变和链段的 伸 长,提高树脂的柔韧性。二甘醇含量越高,树脂的柔韧性越好,但同时树脂的拉伸强度不断降低。
苯酐的作用是增加树脂的刚度,并提高树脂与苯乙烯的相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波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波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1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