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侧向堵漏浆机构的建筑PC预制叠合板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3339.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博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唐露 |
地址: | 2155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堵漏浆 堵漏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矩形模具 柱形体 通孔 预制叠合板 模具底板 体内 模具 插入孔 内固定 有效地 槽体 封板 孔体 片体 侧面 延伸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侧向堵漏浆机构的建筑PC预制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具底板和矩形模具框,矩形模具框固定安装于模具底板上,矩形模具框的侧面上设置有孔体,孔体内设置有侧向堵漏浆机构;侧向堵漏浆机构包括堵漏块,堵漏块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柱形体,柱形体插入孔体内,柱形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至通孔内,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槽体,第二端部向孔体内延伸,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封板。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堵漏的片体取拿不方便且堵漏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PC预制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侧向堵漏浆机构的建筑PC预制叠合板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的住宅建筑中,已经逐步朝着模块化安装的趋势发展。这种模块化安装,顾名思义,就是在工厂内将住宅中各个模块,例如飘窗、立柱、墙面等制作完成,再运送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即成,这样就使得建筑的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这些模块所使用的PC即混凝土预制件,也叫预制混凝土。
在目前的建筑PC预制件中,叠合板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预制件,在叠合板的制作中,通常是在叠合板模具中预先制造好钢筋网片,然后将混凝土浇筑进模具内,叠合板模具主要由底板和侧框构成,为了吊装方便,侧框上会设置用于吊装的孔体,这些孔体在浇筑时需要进行堵漏,以往都是采用柱形体对孔体堵漏,但是柱形体在取拿时不太方便,并且堵漏效果不佳,经常会发生漏浆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侧向堵漏浆机构的建筑PC预制叠合板模具,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堵漏的柱形体取拿不方便且堵漏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侧向堵漏浆机构的建筑PC预制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具底板和矩形模具框,矩形模具框固定安装于模具底板上,矩形模具框的侧面上设置有孔体,孔体内设置有侧向堵漏浆机构;
侧向堵漏浆机构包括堵漏块,堵漏块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柱形体,柱形体插入孔体内,柱形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至通孔内,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槽体,第二端部向孔体内延伸,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封板。
进一步地,上述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端部连接的嵌套。
进一步地,上述嵌套的端部具有卡筋,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卡筋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地,上述槽体的槽底向封板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槽体内插有导向柱。
进一步地,上述堵漏块与矩形模具框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堵漏块上设置有抵住矩形模具框的外壁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堵漏块为圆形块体,定位机构沿着堵漏块的周向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机构为沿着堵漏块的周向布置的齿形面。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侧向堵漏浆机构的建筑PC预制叠合板模具,主要在矩形模具框的侧面孔体内设置了侧向堵漏浆机构,该侧向堵漏浆机构包括堵漏块,堵漏块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柱形体,柱形体插入孔体内,柱形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至通孔内,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槽体,第二端部向孔体内延伸,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封板;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在取拿时只需要操作堵漏块即可,即将堵漏块连同柱形体插入侧面孔体内,取出时拉动堵漏块将柱形体从侧面孔体内取出,取拿更为方便,同时堵漏块和柱形体结合可以实现更佳的堵漏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堵漏的片体取拿不方便且堵漏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博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博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