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的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3450.0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5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延军;司潇;彭海欣;王元红;卢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种艳丽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eapmotion 控制器 协同 手势 控制 采煤 仿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的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方法,属于多人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导入采煤设备与场景的三维虚拟场景的基础上,设计采煤设备的控制手势,利用LeapMotion传感器实时获取手势数据,并进行手势识别,实现单人手势操控采煤仿真控制;采用C/S模式,并利用RPC协议和状态同步策略,实现多用户多终端联机协同手势仿真控制采煤设备的协同运作。本发明应用于采煤设备的手势操控和多人网络协同操作仿真控制,极大提高了原有采煤生产仿真控制效率,方便用户仿真模拟采煤设备操控,为以后智慧矿山中智能装备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人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的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采煤工作因在地下作业,具有作业空间狭小、视觉环境差、机械设备多等特点,安全事故频发。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等辅助设备载体生产逼真的三维画面,创建虚拟三维场景来模拟真实场景供用户体验与交互。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运用到煤矿开采行业,为智慧矿山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然而,现在采煤仿真控制系统只局限于单人简单操控,缺乏手势操控的自然化、人性化,也不能满足多人协同控制,不符合实际的工作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的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方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的协同手势控制采煤仿真控制方法,采用Hands.Count、FingerType、FingerCount函数完成手势识别,采用InitializeServer、TextField函数创建服务器端Server、客户端Client并实现互连,采用Instantiate、Spawn函数实现虚拟场景的网络化同步,采用SpawnWithClientAuthority、OnStartAuthority、CmdMoveShearer函数实现协同手势控制采煤设备,采用Serialize、Deserialize、isWriting函数实现序列化反序列化,采用SceneSyn函数实现同步变量的最新数据自动同步到各客户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LeapMotion,设计采煤设备的控制手势并进行识别;
分析各采煤设备功能,设计各自对应的控制手势;分析各手势特征,获取手掌运动追踪数据,通过实时获取手上各点三维坐标数据,完成手势识别;
步骤2:实现单人手势操控采煤仿真控制;
用户单人操作,通过键盘W、A、S、D键控制场景内相机移动实现场景漫游,设计的控制手势为:单手展开左右挥手、上下挥手、食指正反转画圈、数字手势控制采煤机左右行、摇臂升降、滚筒正反转和牵引速度;左手握拳右手展开前后挥动、双手展开上下挥动、双手握拳向前手势控制液压支架收伸护帮板、升降柱和向前牵引;单手握拳前后左右移动、双手握拳上下挥动、左手握拳右手展开上下挥动手势控制铲运机前进倒车左右转、力臂抬放、铲斗上翻下放,实现单人手势操控采煤仿真控制;
步骤3:实现虚拟场景的网络化;
采用C/S模式以及授权服务器方案,在同一局域网中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匹配完成虚拟场景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授权与分配,实现不同客户端与服务端同一场景的实时同步漫游,实现虚拟场景的网络化;
步骤4:实现多人多终端协同手势控制和采煤仿真控制;
多用户在不同客户端连接服务器,通过各客户端的LeapMotion,协同手势控制同一个虚拟场景,实现不同用户分别控制采煤机、液压支架的协同运作完成采煤工作;多台铲运机协同完成运煤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