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3554.1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4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亮;殷埝生;史建俊;徐宏;丁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轴承 磨床 内圈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中,供料组件通过第一双杆气缸带动隔板和挡板动作,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分离供料;V型块待料组件利用V型块将供料的轴承内圈定位后,薄型气缸推动V型块缩回至基板后侧,同时,内撑手上料组件的左、右卡爪伸入轴承内圈,随即,第二双杆气缸驱动左、右卡爪撑住轴承内圈,第三双杆气缸作作,将轴承内圈推至磨床的磨削加工位;第三双杆气缸动作同时,下料组件中的笔型气缸活塞杆伸入已磨削好的轴承内圈内,第四双杆气缸缩回,而后笔型气缸活塞杆缩回,实现下料。本发明的上下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并且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尺寸的轴承内圈等优点,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磨床一般采用双交叉机械臂结构进行轴承内圈的自动上下料,其由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经一双齿面齿条同时与一对齿轮啮合驱动两交叉机械臂转动。该装置整体结构比较复杂笨重,维护不便,且只能适应轴承内圈尺寸的小范围变化。
中国专利CN207593420U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采用一根机械臂完成轴承上下料,由两个液压缸同时驱动该机械臂水平移动和转动。该装置虽然改变了双机械手的交叉上下料结构,但仍存在整体结构较复杂、对于轴承内圈尺寸变化适应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并能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安装基板、供料组件、V型块待料组件、用于内撑轴承内圈并将所述轴承内圈向下输送至磨床加工位的内撑手上料组件、以及下料组件;
所述供料组件倾斜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前侧左上位置,所述V型块待料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后侧,所述V型块待料组件上设有移动轴和用于承接待加工轴承内圈的V型块,所述安装基板开有与所述V型块匹配的通过孔;所述内撑手上料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基板前侧、所述供料组件右侧,所述移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基板并与所述内撑手上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组件倾斜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前侧左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V型块待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固定板、薄型气缸、推动板、平移板和若干直线轴承圆法兰;所述移动轴的数量与直线轴承圆法兰的数量相等,且每一移动轴的两端均设有螺纹;
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板呈“几”字形,其两侧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后侧,所述薄型气缸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板凸起的端面上;所述平移板与所述薄型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平移板的上部向左Z形弯折并与所述推动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若干直线轴承圆法兰穿过所述安装基板并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安装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板上部的位置;多个移动轴螺纹连接在所述推动板上,且所述多个移动轴一一对应穿过多个直线轴承圆法兰;所述平移板的下部向左弯折并与所述V型块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内撑手上料组件包括右卡爪、左卡爪、U型架、第二双杆气缸、第三双杆气缸和固定架;
所述左卡爪的前端下部和所述右卡爪的前端下部均设有用于内撑轴承内圈的销轴,两卡爪的中部均开有通孔,所述两卡爪的后部均设有U形连接爪,且各自的U形连接爪均开有上下贯通的腰型连接孔;
所述固定架为一块连接板,所述第二双杆气缸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右侧,所述第二双杆气缸的推板朝向左侧;所述U型架与所述第二双杆气缸的推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U型架的U形连接部开有上下贯通的销孔,所述固定架左侧设有两分别与所述两卡爪中部通孔匹配的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