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斑裸颊鲷的人工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3859.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蔡四川;蔡镇辉;蔡春有;蔡有森;黄春仁;蔡建顺;蔡惠明;蔡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10/22;A23K20/163;A23K20/174;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星斑裸颊鲷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斑裸颊鲷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亲鱼的筛选、亲鱼的培育池塘、亲鱼强化培育、亲鱼催产、受精卵收集、受精卵孵化、仔鱼池塘培育;本发明通过养殖环境的管理和亲本培育饵料原料的科学组成,使得亲本能够在人工催产下性腺发育成熟,提早繁殖,通过人工调控受精卵收集和孵化,提高鱼卵成活率,孵化期间控制鱼卵发育条件,大大提高星斑裸颊鲷的孵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星斑裸颊鲷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星斑裸颊鲷(Lethrinus nebulosus Forsk·al)俗名连尖,黎黄,属于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裸颊鲷科(Lethrinidae),裸颊鲷属(Lethrinus Cuvier)。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我国产于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等海域,为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150~450mm,是我国南方海洋捕捞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已成为广东和南海海域网箱养殖的重要鱼类之一,但由于种苗依靠天然捕捞,极大地限制了养殖数量和规模。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星斑裸颊鲷的人工繁殖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星斑裸颊鲷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的筛选
星斑裸颊鲷亲鱼通过自然海区捕获后通过人工驯养获得,选择无伤、无病害、活力好的3龄雄性亲鱼和2龄雌性亲鱼作为鱼种、雄雌比例为1:1~2.5,雌鱼体重为3~5kg,雄鱼体重为4~5kg;
(2)亲鱼的培育池塘
池塘面积为2~3亩,水深2~3m,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亩,池塘设有进出排水口;
(3)亲鱼强化培育
水质管理:调节水温22~35℃、盐度25~35、溶解氧4~8mg/L、pH值7.8~8.4、氨氮0.1~0.5mg/L、光照2000~5000Lux,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6~10d换一次水,换水量为20~50%,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以上,并混养水鲢10~20尾/ 亩、清道夫15~28尾/亩调节水质;
增氧流速调控:催产前2个月对亲鱼池进行增氧扰动及流水刺激,使水体溶氧量4~8mg/L,水体流速保持在0.8~1.5m3/h,每天2~4h,催产前20天每天增氧及流水7~10h;
饵料由以下重量份组成:黄颡鱼38~43份、文蛤18~25份、海鞘31~38份、沙虫28~52份、维生素E 0.8~1.2份、维生素C 1.5~1.8份、免疫多糖0.6~0.8%,投喂饵料为亲鱼的0.8~2.5倍,每天分为早中晚喂养3次;
(4)亲鱼催产
人工催产:根据性腺发育程度采用两次注射进行人工催产产卵,第一次催产药物使用地欧酮3~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mg/kg,雄性亲鱼注射量视雌性亲鱼减半,催产时间在15:00~16:00,效应时间10~12h后进行第二次催产药物注射,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8mg/kg和多潘立酮2~4mg/kg,效应时间24~30h,雄性亲鱼注射量视雌性亲鱼减半,;
(5)受精卵收集
将注射过催产剂的鱼体放入产卵箱中,1000~3000粒/m3,经过18~32h后,雌雄亲鱼自行产卵、排精,卵子在水体完成受精,得到受精卵,置于50~80目筛网中进行过滤清洗1~3遍,除去杂物;
(6)受精卵孵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3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