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接线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4161.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5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英利莱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50 | 分类号: | H01R4/50;H01R4/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座 缩口 连线 推杆 快速接线端子 膨胀 分线 管径 锁线 锥部 大电流传输 电气事故 电气线路 高速运动 接线端子 连线操作 一端设置 振动幅度 振动频率 高电压 管内部 能力强 受力面 对锁 抗拉 线腔 压线 释放 压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接线端子,包括连线管和连接座,连接座安装于连线管的一端而使连线管内部形成一锁线腔,连线管远离连接座的一端的管径小于其靠近连接座的一端的管径,从而使锁线腔于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形成缩口,连接座朝向该缩口设置有膨胀推杆,膨胀推杆靠近缩口的一端设置有分线锥部,且膨胀推杆可朝向缩口运动并固定,以用于调节分线锥部与缩口压线受力面之间的间隙大小。本发明实现对锁线腔的压缩与释放,实现简单快速可靠的连接或退岀导线,连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抗拉能力强,可解决传统接线端子存在的缺陷,特别是高电压、大电流传输线路,以及振动频率高、振动幅度大的高速运动产品与设备的电气线路中,可有效防止电气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线路传输过程中使用到的快速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电与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电力传输通过导线传送到各个所需用电场所,传输过程中导线的延伸与用电终端设备的连接都离不开接线端子,导线连接这一环对电力传输质量极其重要。
在现有的导线连接技术中,长期以来都是使用交叉缠绕连接、套管铆压、导线间焊接等方式,这些连接方式存在较多的缺陷,例如受到人为操作技能因素影响而无法保证其可靠性、操作繁琐且受环境和空间的制约较大、不能重复使用、费工费时、耗线较多等。
还有一种连接方法,其在连接端子里设置锁线装置,通过倒扣卡住导线来实现导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载流能力差、抗拉强度低、导线易松动,可靠性低较多的缺陷。
另外在专利号为ZL201510033667.6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气连接自锁端子,其包括进线孔座、轴向安装于进线孔座内的导向压线锥轴、后座和安装在后座内的弹簧,进线孔座与后座轴向连接,导向压线锥轴包括承压部和分线锥部,进线孔座与导向压线锥轴之间具有使电线进入的间隙,所述进线孔座和后座内设有安装弹簧的弹簧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后座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压线锥轴的承压部。这样结构的连接端子,可实现快速连接并自锁,能满足抗拉强度不高、导线截面较小的导线连接。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但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A.弹簧与接线的操作存在排斥、冲突,具体体现在若弹簧的反胀力较大,则导线难以插入,若弹簧的反胀力较小,则导线的抗拉能力差,持别是用于大截面导线的连接时不容易操作,对大电流传输的传输质量难以保障;
B.強制插入进线孔座内的导线,需经分线锥部把线分开并经二道折向进入预设间隙,在到达设置插入深度后才可使得连接导线卡住,其导线虽然被卡住,但仍可转动,由于无法锁紧连接导线,在较大电流或震动频率高、幅度大的应用环境中的工作可靠性欠佳,这种连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载流能力差、抗拉强度低、导线易松动、可靠性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锁紧导线的快速接线端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包括连线管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于连线管的一端而使连线管内部形成一锁线腔,所述连线管远离连接座的一端的管径小于其靠近连接座的一端的管径,从而使锁线腔于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形成缩口,通过缩口的内壁形成压线受力面,所述连接座朝向该缩口设置有膨胀推杆,所述膨胀推杆靠近缩口的一端设置有分线锥部,且所述膨胀推杆可朝向缩口运动并固定,以用于调节分线锥部与缩口压线受力面之间的间隙大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可调节地安装于连线管上,以用于实现膨胀推杆于锁线腔内的运动调节。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线管设置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座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而安装于连线管上,并同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实现调节。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以分别安装一连线管而形成双向接线端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英利莱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英利莱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伺服电机线
- 下一篇: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