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霉菌剂、木霉菌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44244.1 申请日: 2019-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0122485A 公开(公告)日: 2019-08-16
发明(设计)人: 刘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25/12 分类号: A01N25/12;A01N63/04;A01P3/00;C12N1/14;C12R1/885
代理公司: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代理人: 滕胜利
地址: 200070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木霉菌剂 木霉菌 制备 分生孢子粉 紫外保护剂 产孢量 霉菌 种木 木霉分生孢子 生产周期 防病效果 固体发酵 化学农药 生态环境 存活率 抗药性 病指数 出苗率 多菌灵 发酵物 无残留 质量比 贮存期 孢子量 保苗 生产成本 发酵 贮存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木霉菌剂由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和载体组成,其质量比为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载体为10:0.5~2:3~8。本发明的木霉菌剂生产周期短,工序简便,产孢量大,在固体发酵阶段木霉分生孢子的产孢量高,每克发酵物含孢子量为1.37×1010‑1.51×1010个;发酵后制备的木霉菌剂贮存期长,能有效贮存1年以上,防病效果佳,出苗率提高约45%,存活率比对照高50%,保苗效果好,感病指数降低60%,对人畜和生态环境无害,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于化学农药多菌灵等,还可以变废为宝,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玉米苗期根腐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病原菌种类繁多和防治较困难的世界性病害。该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根及茎基部,引起根系及茎基部受害部位变褐坏死,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地上部叶片边缘出现黄褐色云纹状斑。玉米苗期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在玉米3~6叶期,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株型矮小,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出现黄化症状,进而叶片或整株变黄,或出现褐色斑;胚根和须根上有褐色病斑,或腐烂,或缢缩。轻者可逐渐恢复,但是生长趋势明显减弱,影响产量,重者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国外报导引起玉米根腐病的病原菌有:禾生腐霉菌、禾谷镰刀菌、蠕孢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主要病原菌为腐霉菌和镰刀菌。国内报导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胶孢变种、禾谷镰刀菌、蠕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玉米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不同地区病原菌组成因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初侵染源为种子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侵入植株地下部,引起发病。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药剂拌种。但该防治方法存在较多缺点:一是化学药剂只能杀死种子及周围的病原菌,而对稍远一些的病原菌却无能为力,而且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将有益微生物无选择地杀死;二是药剂防治,药量大,毒性大,污染重,长期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化学药剂失去了原有的防治作用。

木霉菌作为一种生防菌,可以防治很多经济作物的主要病害,对发生在根部和叶部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对储藏期病害也有研究。

木霉菌对一些土传植物病原菌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些病原菌包括:丝核菌属、小核菌属、镰刀菌属(R/sarium)、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iPhytophthora)等,并且木霉菌的不同种、同种不同菌株甚至同一菌株的不同后代个体都存在着拮抗性的差异及拮抗对象种类上的差别。作为普遍存在并具有丰富资源的拮抗微生物,在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木霉菌的作用机制几乎包括了所有可能机制,并因此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是其用途广泛、效果突出的重要原因。据报导,木霉菌至少有如下几种作用机制:竞争作用、抗生作用、溶菌作用、寄生作用、诱导抗性、协同拮抗作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木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木霉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体现。

本发明的木霉菌剂,由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和载体组成,其质量比为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载体为10:0.5~2:3~8。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木霉菌剂,由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和载体组成,其质量比为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载体为10:0.8~1.5:4~6。

较好的是,本发明的木霉菌剂,由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和载体组成,其质量比为木霉菌分生孢子粉:紫外保护剂:载体为10:1:5。

在本发明的木霉菌剂中,其中的木霉菌按以下方法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