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PCDR法检测试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4774.6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城;白艳红;张靖楠;张勇;景建洲;胡金强;赵电波;高辉;耿尧;张华;侯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C12Q1/689;C12Q1/04;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李斯特菌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试剂 混匀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退火 特异性检测 下游内引物 下游外引物 基因组DNA 高灵敏度 食品安全 有效解决 准确检测 超纯水 反应管 缓冲液 预变性 制备 灵敏 溶解 检测 延伸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PCDR法检测试剂,可有效解决高灵敏度PCDR法快速、准确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的问题,方法是,由以下组分:SD缓冲液、dNTPs、Mg2+、1对上、下游内引物、1对上、下游外引物,SD DNA聚合酶,加超纯水混匀制成;使用时:将单增李斯特菌的基因组DNA溶解在ddH2O中,取DNA和本发明检测试剂混合在一起,在EP管中混匀;将反应管放置于PCR仪中反应、预变性、退火、延伸,循环,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即可实现PCDR法对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本发明组分科学合理,易生产制备,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灵敏、特异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确保食品安全,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PCDR法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食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次次给人们敲响警钟,越来越迫切需要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传统检测方法涉及到前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和血清学鉴定,存在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特异性低等诸多缺点。所以国家一直重视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找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省时省力的检测技术,这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聚合酶链置换反应(PCDR)是一种在经典PCR技术上的改进技术,利用SD DNA聚合酶可使用超过一对巢式引物进行扩增。研究发现,其反应速度和灵敏度都超过常规PCR。本发明主要研究用PCDR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针对目的基因设计两对巢式引物,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探索,而提供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PCDR法检测试剂,并给出检测方法,但至今未见有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PCDR法检测试剂,可有效解决高灵敏度PCDR法快速、准确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PCDR法检测试剂,是由以下组分:SD缓冲液、dNTPs、Mg2+、1对上、下游内引物、1对上、下游外引物,SD DNA聚合酶,加超纯水混匀制成;
所述的SD DNA聚合酶是Taq酶的改造产品,具有耐热性和链替换能力,适于PCR扩增高GC和有2级结构的DNA,尤其可扩增超过20kb的大片段DNA,这是由于其链置换活性, stranddisplacement activity,可采用现有市售产品,如德国 Bioron公司生产的 SD DNA聚合酶(http://www.gzailisisw.com/index.php m=Product&a=show&id=86);
所述的1对上、下游内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和SEQ ID No:4的引物,1对上、下游外引物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和SEQ ID No:2,均来自于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的
该试剂使用时:将单增李斯特菌的基因组DNA溶解在ddH2O中,取DNA和本发明检测试剂混合在一起,在EP管中混匀;将反应管放置于PCR仪中反应、预变性、退火、延伸,循环,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即可高效、快速、准确的实现PCDR法对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本发明组分科学合理,易生产制备,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灵敏、特异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确保食品安全,是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上的一大创新,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外引物在目的基因中的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