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5052.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石学雷;王定富;张堡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363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适用于不间断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当电池处于浮充充电模式时,获取切换次数,该切换次数表示电池在指定的统计周期内由均充充电模式切换为浮充充电模式的次数;根据切换次数确定浮充电流阈值,该浮充电流阈值随所述切换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监测电池的浮充电流值;若监测到浮充电流值大于浮充电流阈值,则将电池的充电模式切换为均充充电模式。本发明可以降低充电模式的切换频率,减少充电电流震荡,从而提高电池进行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间断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简称UPS),是通过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为负载提供稳定和不间断的电力供应的供电设备。电池主要有两种充电模式,一种是以定电流和定时间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的均充充电模式,另一种是以略高于蓄电池组断路电压的恒定电压,通过电源线路所提供的涓流来进行补充充电的浮充充电模式。
由于电池在长时间均充的状态下可能会充爆,在长时间浮充的状态下可能会难以达到饱和充电状态,因此需要进行充电模式的切换。例如,均充充电模式下当电池电量饱和时切换到浮充充电模式,浮充充电模式下当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又切换为均充充电模式。
然而,对于应用在老化或者连接较大负载(电池掉电快)的场景下的电池,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控制充电模式切换的方式会导致电池的充电模式频繁在均充和浮充之间切换而出现充电电流震荡,不仅可能损害电池,还可能会造成UPS设备出现反峰、损耗大、温升等问题,若震荡电流值超过一定限制时,还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控制方法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池的充电模式进行切换的控制方式存在的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当电池处于浮充充电模式时,获取切换次数,其中,所述切换次数表示所述电池在指定的统计周期内由均充充电模式切换为浮充充电模式的次数;
根据所述切换次数确定浮充电流阈值,其中,所述浮充电流阈值随所述切换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监测所述电池的浮充电流值;
若监测到所述浮充电流值大于所述浮充电流阈值,则将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式切换为均充充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电池处于浮充充电模式时,获取切换次数,其中,所述切换次数表示所述电池在指定的统计周期内由均充充电模式切换为浮充充电模式的次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次数确定浮充电流阈值,其中,所述浮充电流阈值随所述切换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电池的浮充电流值;
控制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浮充电流值大于所述浮充电流阈值,则将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式切换为均充充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