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5089.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宏;倪明阳;郭凯;代伟明;周丽娟;赵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B5/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板 蜂窝梁 钢板 装配式 预制板 翼缘 叠合梁 箍筋 装配 建筑结构技术 插接固定 受力性能 形状位置 安装翼 焊接翼 胡子筋 接缝处 现浇层 插接 搭接 拼缝 平齐 纵筋 吊装 预制 焊接 平行 钢筋 伸出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及装配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装配式叠合板包括蜂窝梁,两相互平行的蜂窝梁上侧焊接翼缘钢板,所述蜂窝梁与预制板预制在一起插接相连,所述翼缘钢板伸出搭在叠合梁上的箍筋间距中,并与箍筋平齐,预制板之间通过拼缝连接,接缝处设有板底连接纵筋,所述翼缘钢板上为现浇层。该装配式叠合板通过将蜂窝梁上焊接安装翼缘钢板,翼缘钢板与叠合梁搭接相连,并将蜂窝梁与与之形状位置相配合的预制板插接固定相连,取消了胡子筋,实现吊装过程中无需与钢筋相碰撞,更加方便了叠合板的安装,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愈发的重视,装配式建筑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在我们国家的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装配式建筑中对预制构件的大量使用改善了传统现浇结构的浪费局面,特别是对叠合板的大量使用,既节省了模板的使用,又提高了结构的刚度与整体性。然而,对于叠合板的吊装安装目前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一般叠合板的吊装,需要考虑在安装叠合板的过程中与梁、墙上钢筋相碰,而不得不采取挪动钢筋的方法才能完成吊装安装这个问题。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及其装配方法,该装配式叠合板通过将蜂窝梁上焊接安装翼缘钢板,翼缘钢板与叠合梁搭接相连,并将蜂窝梁与与之形状位置相配合的预制板插接固定相连,实现吊装过程中无需与钢筋相碰撞,更加方便了叠合板的安装,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装配式叠合板包括预制层、现浇层,所述预制层内设有预制板,所述装配式叠合板还包括蜂窝梁,所述蜂窝梁为半蜂窝梁状,其上为梯形凸起与梯形凹槽交替布置,两相互平行的蜂窝梁上侧焊接翼缘钢板,所述蜂窝梁的梯形凸起中垂线上焊接有垂直于翼缘钢板的L形筋,所述预制板上设有钢筋,所述钢筋正对于蜂窝梁梯形凹槽中心位置,所述蜂窝梁与预制板预制在一起插接相连,所述翼缘钢板伸出搭在叠合梁上的箍筋间距中,并与箍筋平齐,两个预制板之间通过拼缝连接,接缝处设有板底连接纵筋,所述翼缘钢板上为现浇层。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翼缘钢板的伸出长度为叠合梁宽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的蜂窝梁高度65mm,宽80mm,每个梯形板片间隔140mm均匀布置。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的蜂窝梁上设有翼缘钢板,其厚度6mm。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的蜂窝梁与预制板组合结构高度80mm,预制板高度30mm。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的预制板底部设有一层板底保护层,其厚度为15mm;所述蜂窝梁插入预制板内,蜂窝梁与板底保护层接触。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叠合梁两端箍筋加密,箍筋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200mm。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所述钢筋间距为200mm。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半蜂窝梁状的蜂窝梁;
b.将蜂窝梁外侧面梯形凸起中垂线焊接L形筋,将两平行的蜂窝梁上安装翼缘钢板;翼缘钢板预留搭接边;
c.在制作预制板的过程中在预制底板上预制与蜂窝梁位置对应的长方形凹槽,并把蜂窝梁与L形筋插入其中,预制板平面上平行于蜂窝梁梯形凹槽中心位置处设置钢筋,每个预制板上设置两个蜂窝梁;
d.把翼缘钢板预留的搭接边搭接叠合梁上的箍筋间距中;
e.两个预制板之间通过拼缝连接,现浇上层混凝土,形成现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三角形轻钢龙骨屋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