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复印脆弱水印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5397.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倪蓉蓉;赵耀;王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孙洪波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莫尔 效应 色调 复印 脆弱 水印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复印脆弱水印技术方法,包括:给定打印条件,并根据打印条件对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对缩放后的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MYK颜色空间,并进行水印嵌入;对于没有嵌入水印的通道采用调幅加网半色调方法处理,对于嵌入水印的通道采用随机矩阵的调幅加网半色调方法并嵌入水印处理;对处理后的通道合并,并转化到RGB颜色空间和输出带有分辨率信息的图像。本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大原始文件与复印件之间的水印检测差距,达到了对复印脆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色调水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复印脆弱水印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各类办公软件的普及,电子化办公也越来越广泛。虽然无纸化办公被提倡,但是仍然有一些如合同,协议等材料需要以实体的形式打印出来进行保存。电子化的办公协议、合同等可以通过数字水印等技术保护起来,但是对于打印出来的电子合同,现有的水印技术的缺点为:①容易在打印的过程丢失水印信息无法保证合同的安全;②打印后复印时水印仍然存在,无法保证打印原件的真伪;③检测复杂,使用成本太高,检测时间过长。数字半色调技术是一种将连续色调图像转化为二元色调图像的技术。半色调技术产生的基础有两点:一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打印机只能打印二元色调的图像(打印了油墨的黑点和没有打印油墨的白点);二是人眼视觉系统具有低通特性,当从稍远距离观看以较高分辨率打印的二元色调图像时,二元色调图像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与原始图像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差别不大。半色调技术常被应用于计算机打印,以及印刷书籍、报纸和杂志等。目前常见的半色调技术有三种,分别为有序抖动(Ordered Dithering,OD)、误差扩散(ErrorDiffusion,ED)和迭代式重建(Iteration-based Reconstruction,IR)。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水印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的针对印刷品的一种水印技术,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水印技术中所使用到的半色调技术为有序抖动。这种水印技术使用有序抖动的方法将连续色调的图像转化为半色调图像,对于需要嵌入水印的位置,通过移动有序抖动后半色调图像中的大的网点来实现水印嵌入。若半色调图片中大的网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d,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水印技术通常将需要的网点沿着加网方向的45°方向移动检测时,使用lpi=1/d的光栅片加盖在含有水印的图像上,根据莫尔效应,当光栅片与半色调的加网方向之间的夹角充分小时,就可以观察到嵌入的水印了。
但是现有的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水印因为使用的是有序抖动,且使用的抖动矩阵会使得获得点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黑点,并且最终打印的半色调图像中网点的大小还受到检测用的光栅片的线数(lpi,line per inch)限制(通常情况下不超过200lpi)。此外,由于移动的点很大,在打印复印过程中移动点的信息很容易被保留下来,出现在复印件中。这限制了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水印技术在需要保证原始文件唯一性中的应用。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复印脆弱水印技术,能够使用光栅片快速的区分打印原件和复印件,达到保护打印原件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复印脆弱水印技术方法,以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莫尔效应的半色调复印脆弱水印技术方法,包括:
给定打印条件,并根据打印条件对原始图像进行缩放;
对缩放后的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MYK颜色空间,并进行水印嵌入;
对于没有嵌入水印的图像的通道采用调幅加网半色调方法处理,对于嵌入水印的图像的通道采用随机矩阵的调幅加网半色调方法并嵌入水印处理;
对处理后的所有图像的通道进行合并,并转化到RGB颜色空间和输出带有分辨率信息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