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咖啡废弃物生产生物乙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5402.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佳;梁静思;张枝润;郑志锋;闫培睿;黄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依诺纯咖啡有限公司;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C12R1/8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谢乔良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傣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咖啡 废弃物 生产 生物 乙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咖啡废弃物(咖啡渣、壳、果皮)渣制备生物乙醇的方法,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咖啡渣、硫酸,在100℃下水解1小时,然后在30‑37℃下加入异常毕赤酵母菌发酵48‑96小时,得到咖啡废弃物酶解液,在78.5℃下煮沸反应,冷却,得到生物乙醇。本发明回收利用了使用咖啡后的咖啡残渣,经过热反应,制备得到生物乙醇,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环境友好,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制得的生物乙醇可用于部分替代汽车燃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涉及食品废渣的利用方法,具体是利用咖啡渣生产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咖啡果在采收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加工方法产生不同的咖啡废弃物:湿法加工的咖啡产生大量咖啡壳(占20%),干法加工(日晒法)则产生大量咖啡果皮、果胶和果壳(共占45%)。咖啡豆经咖啡机的研磨,冲泡后成为咖啡饮品,但也留下了约占咖啡豆重量70-80%的萃取渣。在速溶咖啡生产中,厂家提高咖啡机的研磨能力,努力将咖啡豆研磨得更小,萃取后仍要留下50-65%的咖啡渣。目前,咖啡废弃物的利用非常有限,大部分被丢弃,污染环境。
目前,世界经济主要依赖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正用于生产燃料、电力和其他商品。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费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人口的扩大和工业的繁荣,全球能源消费逐渐增加。运输燃料的使用受到世界矿物燃料储量有限的影响。
替代能源必须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竞争力、环境上可以接受,而且随时可用。已经提出了几种替代燃料,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甲醇、氢、硼、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生物乙醇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生物燃料。
研究工作更多地集中在可再生、低成本的大规模木质纤维素原料加工上,这些原料主要来自农业和森林残留物。因为农业废物不具有粮食价值,不需要单独的土地、水和能源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咖啡废弃物生产生物乙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酸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硫酸,硫酸的浓度为0.4-0.6 M,再加入咖啡废弃物,咖啡废弃物与水的比例为(kg/L)=1:3-1:5,温度100℃,搅拌1h;
B、酶解:将咖啡废弃物酸解液降至室温,调节pH值4-6,将温度控制在30-37℃,加入酵母菌,发酵时间为48-96h,得到咖啡废弃物酶解液;
C、煮沸:咖啡废弃物酶解液75-85℃下煮沸反应,冷却得到生物乙醇。
步骤A中所述的咖啡废弃物为咖啡渣、咖啡果皮;硫酸的浓度为0.5M;咖啡废弃物与水的比例为(kg/L)=1:4。
步骤B中所述的酵母菌为异常毕赤酵母菌。
步骤C中所述的咖啡废弃物酶解液78.5℃下煮沸反应。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德宏后谷有限公司咖啡速溶加工产每年产生5万吨以上咖啡渣,云南年产咖啡豆果皮15万吨,咖啡渣和咖啡果皮是生产生物乙醇的良好原料。本发明研究了用稀硫酸水解法生产咖啡废液乙醇。利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硫酸水解咖啡废液,确定了最有效的酸浓度,保证了最大乙醇收率。优化研究表明,在0.4-0.6 M硫酸水解1h,温度为100℃;水解物在酵母菌株生产乙醇的最佳温度为30-37℃和pH值5,发酵时间为48-96h时,最高可生产乙醇产率为11.5%。这项发明清楚地表明了利用湿咖啡废料生产乙醇的可能性。利用咖啡废料作为替代能源生产,可减少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和对石油和石化油的依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利用咖啡废弃物生产生物乙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依诺纯咖啡有限公司;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未经德宏依诺纯咖啡有限公司;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