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5554.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萌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6/25;G06F16/27;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谢彪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智能 调试 数据处理 用户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程序 客户端 构建 联合 程序编程接口 技术应用领域 存储介质 节点集群 数据格式 同步框架 信息传输 载体连接 控制器 点对点 链信息 公链 块链 预设 存储 传输 分组 客户 自由 | ||
1.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集群构建步骤,在服务器端构建节点集群,该节点集群设有面向各个客户端的程序编程接口和多个对应到不同区块链的公链接口;
数据共识步骤,在所述节点集群构建用于格式数据的底层共识合约,其通过程序编程接口与客户端对话,把客户端传输的数据编写为预设的数据格式;
数据交互步骤,在所述节点集群构建用于实现跨链交互的跨链信息同步框架,对经底层共识合约编写后的数据按照其各自对应的区块链进行分组得到多个用户群,在各个用户群内执行智能合约的点对点的信息传输,以用户群为载体连接到不同的区块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群构建步骤中,所述节点集群采用拓展性集群架构,各个集群之间根据响应时间百分位进行排序来分配客户端负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群构建步骤中,包括数据集成步骤,其采用可视化数据与客户端对话,允许客户端对模块化智能合约进行迁移和拓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共识步骤中,把客户端传输的数据编写为预设的数据格式是指:在客户端的公链上用该公链所属区块链的语言把需要传输的数据编写为预设的数据格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交互步骤中,按照区块链进行分组具体为按照其各自对应的语言进行分组。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交互步骤中,所述分组具体采用UUID分组方式,通过UUID的唯一性把客户端传输的数据的详细信息存储在通过UUID随机分配出来的查询表中并以Form表单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在索引表中存储UUID和关键字段用于用户群交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数据交互步骤之后执行的形式化验证步骤,构建组合逻辑和/或时序逻辑对客户端的智能合约进行调试,若智能合约出现上下行溢出则发出警报提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端调试步骤,其对服务器端的文件数据库和文件持久层进行智能合约的公链调试,若收到溢出反馈则发出警报提示。
9.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合约联合调试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萌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萌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5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