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6120.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桂齐士;北村太一;植村公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主分类号: | H02K19/24 | 分类号: | H02K19/24;H02K1/24;H02K1/27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树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极 嵌合部 爪部 转子 转子铁芯 励磁线圈 旋转轴 圆环部 嵌合 并列配置 电磁钢板 绕组励磁 旋转电机 旋转构件 不接触 空洞部 圆环状 励磁 无刷 贯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定子、具有励磁线圈的励磁芯、以及转子(1)的无刷绕组励磁型的旋转电机,励磁线圈相对于转子(1)在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的轴方向上并列配置,转子(1)沿周向交替具有具备第一圆环部(11)及第一爪部(13)的第一磁极(1A)、具备第二圆环部(14)及第二爪部(15)的第二磁极(1B)、嵌合第一爪部(13)的第一嵌合部(16)、以及嵌合第二爪部(15)的第二嵌合部(17),并且在第一嵌合部(16)和第二嵌合部(17)之间具有贯通空洞部(18),且具备圆环状的转子铁芯(1C),第一磁极(1A)和第二磁极(1B)相互不接触地固定于转子铁芯(1C),转子铁芯(1C)是将电磁钢板在旋转轴的轴方向上层叠而构成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旋转构件的外周的无刷绕组励磁型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配置于沿旋转轴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旋转电机,以往提出了从相对于转子静止的励磁线圈供给磁通型的旋转电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示出的无刷绕组励磁型的旋转电机110中,如图8所示,在定子113和转子111之间存在第一气隙11A、在励磁线圈112和转子111之间存在第二气隙12A,双方均沿着旋转轴117的轴方向延伸。并且,转子111通过切削铁而制作。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启动装置的外周配置旋转电机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445492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16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现有的旋转电机110中,励磁线圈112和转子111和定子113配置于旋转轴117的同轴异径上,因此在配置于狭小空间的情况下存在严格的制约,设计自由度受到限制,且旋转电机110的输出性能受到限制。
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的转子111中,由于由铁系材料的块状部件构成,因此发生过电流且产生基于电阻的发热现象,即所谓“铁损”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且降低“铁损”的旋转电机。
本发明为一种旋转电机,是位于旋转构件和固定壳体之间的无刷绕组励磁型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具备:定子,保持于所述固定壳体,且内部具备通过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线圈;励磁芯,保持于所述固定壳体,且内部具备通过直流电流激励的励磁线圈;以及转子,配置于所述旋转构件的外周,且相对于所述定子及所述励磁线圈保持为自如地旋转,所述励磁线圈相对于所述转子,在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的轴方向上并列配置,所述转子具备:第一磁极,具有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爪部;第二磁极,具有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爪部;以及圆环状的转子铁芯,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相互不接触,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爪部和所述第二爪部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是将电磁钢板在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层叠而构成,层叠的所述电磁钢板相互通过磁通且电绝缘。
根据本发明,在固定壳体的内周侧且旋转构件的外周的狭小空间,在旋转轴的同轴异径上仅配置转子和定子或励磁线圈中的任何一个即可,从而设计自由度变大,且能够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性能。另外,由于转子的转子铁芯是将电磁钢板在旋转轴的轴方向层叠而构成,能够降低“铁损”,因此能够提高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旋转电机的沿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大致切断时的剖面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2是转子的侧视图。
图3是从轴方向前方观察转子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轴方向后方观察转子的立体图。
图5是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转子的第一磁极的第一爪部的铆接部和铆接状态的部分侧视图。
图7是转子的部分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科赛迪,未经株式会社艾科赛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