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窥镜引导下的血管中激光溶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6224.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付博;吉训明;徐立军;尚策;荣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24 | 分类号: | A61B18/24;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溶栓 内窥镜 准分子激光器 激光器 激光 血管 光学导管 激光脉冲 微米激光 观测 内窥镜成像系统 内窥镜导管 内窥镜系统 采集图像 成像设备 激光导管 情况判断 微米波段 非钙化 导管 钙化 直观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内窥镜引导下的在血管中选择性的利用308nm和2微米激光进行溶栓的方法,所用元件包括:内窥镜成像系统,308nm准分子激光器,2微米激光器,光学导管。其中,内窥镜系统用于观测血管中的血栓,并根据采集图像情况判断血栓的成分来选择不同激光进行激光溶栓。308nm准分子激光器用于产生308nm激光脉冲,主要作用于非钙化血栓。2微米激光器用于产生2微米波段的激光脉冲,主要用于消蚀钙化血栓。光学导管由内窥镜导管、308nm激光导管、2微米激光导管组成,分别连接内窥镜成像设备、308nm准分子激光器、2微米激光器,用于在血管中实时直观的观测血栓并消除血栓。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激光溶栓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窥镜引导下有选择性的利用308nm和2微米激光进行可视性溶栓的方法,尤其涉及激光溶栓领域。
(二)背景技术
自19世纪以来,医用内窥镜以可以直观观察患者内部病变的特点而受到医学工作者以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以内窥镜系统为核心的微创技术已应用到耳鼻科、普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从简单的腹腔镜手术到心脏搭桥均有涉及。其中,血管内窥镜可以使临床医师通过非手术途径直接观察心脏和血管的三维图像,极大的便利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塞和静脉栓栓塞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杀手。血栓堵塞血管,妨碍血液的正常循环,如何及时清除血栓并恢复下游组织的营养提供以及二氧化碳与氧气交换是治疗血栓的首要问题。
激光溶栓法利用了激光的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以及光机械效应来迅速碎化血栓,恢复循环。激光溶栓法以其使用方法简单,激光能量和激光频率可以进行灵活的控制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激光溶栓一般采用308nm的激光作为光源。308nm激光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是可以用于治疗急性以及慢性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激光。然而,308nm激光主要作用于蛋白质与脂肪,无法很好地碎化钙化的血栓。相比于308nm激光,2微米激光具有更强的冲击波和组织的热效应,可以有效的碎化钙化血栓,但过量的冲击波可能会造成组织剥离,壁内出血甚至穿孔等副作用,因此设置合适的激光参数很重要。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窥镜引导下有选择性的利用308nm和2微米激光进行溶栓的方法。相比于单纯用308nm的激光溶栓,加入了内窥镜技术,集成优化了光学导管,并融入了2微米激光等设备,实现了实时可视并具可选择性的激光溶栓系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基于内窥镜引导下有选择性的利用308nm和2微米激光进行溶栓的方法,采用了内窥镜成像设备用于直接观测血管中的血栓,并根据内窥镜系统成像情况判断血栓的成分来选择不同激光进行激光溶栓;308nm准分子激光器用于产生308nm激光脉冲,主要作用于非钙化血栓;2微米激光器用于产生2微米激光脉冲,主要用于消蚀钙化血栓。
所用原件包括:内窥镜系统,308nm激光器,2微米激光器,光学导管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光学导管由内窥镜导管、308nm激光导管、2微米激光导管组成,其同时连接内窥镜成像设备,308nm激光器,2微米激光器。将光学导管置于血管中,此时利用光学导管直接观测血管中的血栓,并判断血栓成分。确定血栓成分以后,如果血栓为非钙化血栓,此时308nm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通过光学导管传输消蚀血栓;如果血栓为钙化血栓,利用2微米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通过光学导管传输消蚀血栓;同时,根据血栓大小选择不同频率和光功率的激光脉冲进行溶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第一方面,本发明同时利用内窥镜系统,308nm激光器,2微米激光器,在内窥镜引导下,实现直观可视化有选择有效的激光溶栓;
第二方面,采用的光学导管集成了内窥镜导管、308nm激光导管、2微米激光导管,用于在血管中实时观测血栓并消除血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