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寄存器的装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7596.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孙德印;韦虎;马全伟;秦建鑫;周大鹏;张君宝;高金锁;梅佳希;陈胤凯;董虎;杨伟;何珊;游源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图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3 | 代理人: | 谢微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寄存器 装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配置寄存器的装置、方法及系统,涉及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领域。一种配置寄存器的装置包括:上位机,用以获取功能文档中的寄存器信息形成寄存器按比特位配置数据,并将该寄存器按比特位配置数据转换成按寄存器位宽配置信息数组,所述数组中编码有第二操作参数,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对应于非寄存器配置信息的操作信息;下位机,用以解析前述按寄存器位宽配置信息数组,并运行配置信息。本发明将其它非寄存器配置信息的操作信息编码至寄存器地址中,减少了空间开销,同时,降低了泄露嵌入式系统设计信息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主要是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单元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的。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配置各种控制寄存器来初始化嵌入式系统的内部和/或外部设备,从而使嵌入式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按照预设的工作模式工作。
考虑到性价比以及实时性要求,嵌入式系统的驱动软件要求在完成相应功能同时做到代码尽可能小且满足实时性要求。现在常用的配置寄存器的方案包括采用中央处理器配置寄存器和DMA(直接存储器存取)配置寄存器。中央处理器配置寄存器时,是按照比特位信息进行配置,其简单直接,但是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并且容易泄露硬件设计信息;DMA配置寄存器时,是按寄存器位宽进行配置,其速度比较快且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资源,但是需要预先处理配置信息且配置的寄存器组的地址要连续。上述配置方案还存在如下缺陷:没有统一相关文档信息和代码信息,需要设计人员阅读相关文档(比如技术手册)后才能进行修改代码、编译代码等操作,而不能直接基于二进制文件进行修改调试,降低了开发调试及版本迭代的速度。
另一方面,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嵌入式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其中涉及到的控制寄存器的数量也随之剧增,系统中的寄存器可以多达千个,并且每一个寄存器按照嵌入式系统的位宽可能包含8、16、32、64个比特位。如果每个寄存器均按比特位配置,以具有一千个寄存器且每个寄存器有64比特全操作为例,由于每一次操作都可以包含读、改、写三个步骤,CPU的运算量可能高达近20万次,如果将处理信息按比特配置的信息存放在代码中,将产生大量的冗余计算信息,会占用较大量的嵌入式系统的存储空间。同时,在寄存器初始化时往往需要配置大量的表格和参数,如果配置信息有变化,需要人工重新查找阅读相关文档(比如技术手册)来修改相关配置,重新编译嵌入式系统的驱动代码,其不仅增加了人工工作量,还难以保证一致性和正确性,加大了故障发生风险。再则,如果设计人员自己发布源代码,还存在泄露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信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置寄存器的装置、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利用嵌入式系统中寄存器地址的特征,通过在寄存器配置信息数组中编码第二操作参数,将其它非寄存器配置信息的操作信息编码至寄存器地址中,减少了空间开销;同时,寄存器配置信息数组是纯数据,便于修改,也降低了泄露嵌入式系统设计信息的风险,还达到了减少加解密的工作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置寄存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上位机,用以获取功能文档中的寄存器信息形成寄存器按比特位配置数据,并将该寄存器按比特位配置数据转换成按寄存器位宽配置信息数组,所述数组中编码有第二操作参数,所述第二操作参数对应于非寄存器配置信息的操作信息;
下位机,用以解析前述按寄存器位宽配置信息数组,并运行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上位机包括文档解释器引擎和寄存器解释器引擎,
所述文档解释器引擎,用以提取功能文档中有用的寄存器信息,并根据提取的信息形成寄存器按比特位配置数据;
所述寄存器解释器引擎,用以对前述寄存器按比特位配置数据进行转换,生成按寄存器位宽配置信息数组,使得寄存器配置能够被嵌入式系统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