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配戴的呼吸管路系统及具有呼吸管路系统的呼吸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8642.0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8;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2018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戴 呼吸 管路 系统 具有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配戴的呼吸管路系统及具有呼吸管路系统的呼吸设备,该呼吸管路系统包含有气体接收管,输出管及阻火器。气体接收管用以接收呼吸气体。输出管连通气体接收管以形成供应管路。输出管供使用者配戴,用以将呼吸气体由供应管路输出给使用者。阻火器设置于供应管路中。藉此,可提升呼吸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呼吸设备,尤指一种包含有具阻火功能的可佩戴的呼吸管路系统及具有呼吸管路系统的呼吸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人类对于生命是十分地重视,许多医疗技术的开发,都是用来对抗疾病,以延续人类的生命。过去的医疗方式大部份都是属于被动,也就是当疾病发生时,再针对病症进行治疗,比如手术、给药、甚至癌症的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或者慢性病的调养、复健、矫正等。但是近年来,预防性医疗逐渐受到重视,比如保健食品的研究,遗传性疾病筛检与提早预防等,更是主动地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预防。另外,为了延长人类寿命,许多抗老化、抗氧化的技术逐渐被开发,且广泛地被大众采用,包含涂抹的保养品及抗氧化食物/药物等。
经研究发现:人类因各种原因(比如疾病、饮食、所处的环境或生活习惯)产生的不安定氧(O+),亦称自由基(有害自由基),可以与吸入的氢混合成部分的水,而排出体外。间接减少人体自由基的数量,达到酸性体质还原至健康的碱性体质,可以抗氧化、抗老化,进而也达到消除慢性疾病和美容保健效果。甚至有临床实验显示,对于一些久卧病床的病人,因为长期呼吸高浓度氧,造成的肺损伤,可以透过吸入氢气以缓解肺损伤的症状。
习知的氢气吸入方式是将呼吸面罩连接到产氢装置,之后使用者穿戴此呼吸面罩以吸食氢气。然而,产氢装置所输出的气体内可能含有水气、为避免产氢装置所输出的气体过度干燥而额外添加的水气、使用者因呼吸时从口鼻产生的水气、以及使用者因呼吸时所造成的温度变化析出水气等情形均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多余水气。倘若使用者所吸食的气体内含有过多的水气,将使得使用者于吸食气体时容易呛到而无法顺利吸食,进而让使用者丧失吸食气体的动机。
此外,使用者在使用呼吸面罩吸食氢气时,若管路中的氢气不慎因静电而被点燃,所点燃的氢气将会由呼吸面罩进入使用者的呼吸道而产生人身安全的风险疑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佩戴的呼吸管路系统及具有呼吸管路系统的呼吸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卸便利,维护便捷,还可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提高安全性能,更具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配戴的呼吸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气体接收管,用以接收一呼吸气体;
一第一连接管,耦接该气体接收管;
一输出管,耦接该第一连接管,该输出管供一使用者配戴,用以将该呼吸气体输出给该使用者,其中该气体接收管、该第一连接管与该输出管形成一供应管路;以及
一阻火器,设置于该供应管路中。
其中,另包含有一集水罐,其耦接该气体接收管及该第一连接管,用以收集该供应管路内的一液体,其中该气体接收管及该第一连接管的气体管径小于该集水罐的最大内径。
其中,另包含有一第一转接头,其耦接该第一连接管,该集水罐以可分离方式连接该气体接收管及该第一转接头。
其中,该集水罐具有可分离的一第一罐体及一第二罐体,且该第一罐体及该第二罐体间设有一集水罐密封圈以连接该第一罐体及该第二罐体。
其中,该阻火器设置于该集水罐与该第一连接管之间。
其中,另包含有一第一转接头,其耦接该第一连接管及该集水罐,该阻火器容置于该第一转接头内并藉由该第一转接头耦接该集水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8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加热隧道窑
- 下一篇:可调节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平台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