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监测蓝光泄露状态的激光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8744.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萍;丰建芬;邓亮;吴杰;薛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23/04;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测 泄露 状态 激光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测蓝光泄露状态的激光照明装置,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激光光源发出光线,经过透明塑料且表面镀铝的反射镜后分成两束光线,一束为反射镜反射光;另一束光线为反射镜透射光,用来监测蓝光泄露状态,光束前方置有一个窄带滤波片,过滤得到特定波段的蓝光,照射至传感器位置,通过传感器的光电转换特性得到蓝光的当量,传感器可根据蓝光的监测值变化与否来判定是否发生蓝光泄露,一旦监测判定蓝光处于泄露状态,则反馈信号给控制端,即车灯内部的驱动控制MCU,立即关闭光源或者进行其他安全处理。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激光照明装置的蓝光泄漏状态,有效避免蓝光泄露对人眼造成的伤害,保护行人和驾驶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护蓝光伤害实时监测蓝光泄露状态的激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白光光源,其发光的基本原理通过蓝光激发荧光粉产生黄光,然后混合形成白光。其蓝光波段成分占比相对较高,而参考标准GB/T20145-2006/CIE S009/E:2002和CTL-0744_2009-laser决议,当蓝光辐强度达到标准规定的2类或者3类时,会在较短的时间或瞬间对人眼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尤其当荧光粉损坏或失效后,激光半导体芯片发出的蓝光失去部分荧光激光作用,蓝光成分将大大增加,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要有一种针对蓝光泄漏的实时防护方法,以确保灯具的安全使用。激光本身的单色性好,可以用滤波片的方式将混合光中的蓝光过滤出来。通过传感器检测并反馈给控制端,控制端根据设计标定数据对蓝光做出调控甚至关闭激光光源。
目前,针对蓝光泄露的实时防护,主要是在光源前加上滤波片,滤除部分蓝光,使得发出暖色光线,但是此方法会降低部分亮度,且无法监测荧光粉是否损坏,还是存在部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蓝光泄露的实时防护的缺陷问题,提供一种实时监测蓝光泄露状态的激光照明装置,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蓝光当量,以判断荧光粉是否失效,进而选择控制激光光源的“开关”,实现实时的安全检测,为白光激光光源使用在照明领域提供了安全保障,避免激光泄露对人眼造成伤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实时监测蓝光泄露状态的激光照明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反射镜、散热装置、激光安全检测装置和控制端(MCU);所述反射镜布置在激光光源的上方,激光安全检测装置设置在反射镜内部,散热装置设置在激光光源的下部;所述激光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盖板、PCB板、传感器、滤波片,滤波片设置在传感器的前端,传感器、滤波片固定在PCB板上,PCB板固定在盖板上,盖板设置在反射镜上,使反射镜成为密闭空间;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端(MCU)电气连接;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接收透射过反射镜的光强度,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激光光源的数目至少为一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激光光源包含激光半导体芯片和荧光体,激光半导体芯片发出的蓝色光激发荧光体产生黄光,并最终输出合成的白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反射镜材料为透明的塑料,正对着激光光源的反射面镀铝,光束通过反射形成所需要照明光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包含散热器、风扇,激光光源设置在散热器上,风扇设置在散热器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包含散热器、风扇、导热胶的一种或多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实时监测蓝光泄露状态的激光照明装置,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激光照明装置的蓝光泄漏状态,能够在检测到激光发生蓝光泄露时,及时关闭激光光源或者进行其他安全处理,实现实时的安全检测,为白光激光光源使用在照明领域提供了安全保障,避免激光泄露对人眼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8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