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9022.9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饶波;肖嘉鹏;杨勇;张明;张义雄;玄菁菁;彭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512;H01R13/02;H01R4/4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体 线圈 同轴电缆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包括结构相同且关于两组同轴电缆对称布置的两组组件,各个组件分别包括内芯连接组件、外芯连接组件和绝缘组件;内芯连接组件包括线圈引出铜排和内芯施压铜排;外芯连接组件包括外芯连接铜排、外芯施压铜排和不锈钢套管;绝缘组件包括主绝缘体和绝缘盖。本装置可对应不同的工况,通过各孔槽的配合使得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完成绝缘性能良好的连接,孔槽的可拓展性保证了本装置的通流能力强和应用的灵活性。同时本装置易于安装与拆卸,固定性能好,体积较小,成本相对较低,方便携带与移动,灵活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系统连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等离子体磁约束装置和强磁场实验装置中需要采用较大尺寸的线圈作为磁体,而对应的磁体高电感值使得磁体线圈在很多使用场合中需要承受较高的电压等级,同时为了减少杂散电感,装置中的电源系统与磁体线圈常用同轴电缆连接,因此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处在高压环境下有可能出现爬电、局部击穿等危险情况。另外在各种实验装置中为了形成一定大小的磁场,其磁体线圈所需要的电流等级也比较高,因此对连接装置的通流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现有磁体线圈和同轴电缆的连接方法常使用绝缘材料对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连接处进行整体绝缘浇筑,虽然这种连接方法的绝缘性能满足要求,但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处不可拆卸,活动性能较差,另外一经浇筑后与磁体线圈连接的同轴电缆的数量无法更改,而实际应用中,并联同轴电缆的数量越多,能够承受的电流越大,线路电感和电阻也越小,基于此对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连接的灵活性提出了新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方式存在的活动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体线圈与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同轴电缆包括内芯、内绝缘层、外芯和外绝缘层,连接装置包括结构相同且关于两组同轴电缆对称布置的两组组件,各个组件分别包括内芯连接组件、外芯连接组件和绝缘组件;内芯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磁体线圈与内芯;外芯连接组件用于连接两组同轴电缆的外芯;绝缘组件用于电气隔离内芯连接组件和外芯连接组件;
内芯连接组件包括线圈引出铜排和内芯施压铜排;线圈引出铜排和内芯施压铜排相互连接,用于固定内芯并将内芯与磁体线圈连接;
外芯连接组件包括外芯连接铜排、外芯施压铜排和不锈钢套管;外芯连接铜排与外芯施压铜排相互连接,用于固定外芯并连接两组同轴电缆的外芯,不锈钢套管用于固定外芯并保护内绝缘层。
进一步地,线圈引出铜排包括焊接线圈端、U形孔槽、沉积螺母孔、第一内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焊接线圈端呈矩形,用于与磁体线圈焊接,U形孔槽用于固定内芯,沉积螺母孔呈六边形,用于放置外六角螺母,第一内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用于连接线圈引出铜排与内芯施压铜排;内芯施压铜排包括第一劣弧弓形孔槽和第二内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第一劣弧弓形孔槽用于固定内芯,第二内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用于连接线圈引出铜排与内芯施压铜排。
进一步地,外芯连接铜排包括优弧弓形孔槽和第一外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优弧弓形孔槽用于固定外芯,第一外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用于连接外芯连接铜排与外芯施压铜排;外芯施压铜排包括第二劣弧弓形孔槽和第二外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第二劣弧弓形孔槽用于固定外芯,第二外芯连接组件固定通孔用于连接外芯连接铜排与外芯施压铜排;不锈钢套为空心结构且长度等于外芯连接铜排的厚度,放置于内绝缘层和外芯的中间,用于固定外芯并保护内绝缘层,防止内绝缘层发生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9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量产制造时在线测试的测试弹力座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