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调节下料量的下料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9773.0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亮;马雷;魏文荣;朱华;张春霞;吕泽文;薛维杰;王博;盛开;苏辰;张岩;卢俊潇;杨晓光;周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赵永丽;鲁兵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荷重装置 下料量 回转下料阀 控制器 下料装置 在线监测 料仓 料斗 预制板 滑动滤波器 实时性要求 从上至下 工作效率 机械振动 脉冲干扰 模具输送 数据接口 叶轮转速 依次连通 在线调节 装置安装 装置结构 电连接 负载端 料浆 内置 下料 紧凑 自动化 施加 检测 轨道 | ||
1.一种可自动调节下料量的下料装置,安装在预制板生产线的模具输送轨道的上方,包括机架(07)及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料仓(02)、料斗(03)和回转下料阀(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荷重装置(05)和控制器(08),荷重装置(05)安装在机架(07)上,料仓(02)、料斗(03)和回转下料阀(01)及内置的料浆重量均施加在荷重装置(05)的负载端,荷重装置(05)的数据接口电连接至控制器(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重装置(05)包括称重传感器(051)、信号调理电路(052)和信号处理单元(053),称重传感器(051)位于荷重装置(05)的负载端,将所承受的重量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信号调理电路(052)包括放大滤波电路,用于对称重传感器(051)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信号处理单元(053)包括A/D转换器和处理器,A/D转换器将信号调理电路(05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并传输至控制器(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051)为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粘贴在弹性体上的电阻应变片和检测电路,料斗(03)上端外侧壁设有的支腿(031)支撑在称重传感器(051)的弹性体上,电阻应变片的阻值随附着在弹性体上的电阻应变片的形变发生变化,检测电路将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下料阀包括设有腔体的阀体(4)和设置在阀体(4)腔体内的芯轴(3),芯轴(3)伸出阀体(4)的端部与一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电机(9)电连接至控制器(08);阀体(4)的腔体内设置有叶轮(8),所述叶轮(8)为呈间距设置在芯轴(3)周向的多个板式叶片,至少两个叶片的自由端固定有柔性密封板(7),柔性密封板(7)与阀体(4)的腔体内壁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7)由橡胶制成,柔性密封板(7)与叶片的自由端套接或通过螺栓固定;每一叶片的自由端固定一柔性密封板(7)或自由端固定柔性密封板(7)的叶片与自由端未固定柔性密封板(7)叶片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03)的入口与料仓(02)的出口通过一隔板相连接,隔板的打开与关闭由一卸料阀驱动,料斗(03)的外侧壁上设有振动器(06);所述料仓(02)的上部设有原料入口(021)和搅拌机(04),搅拌机(04)的驱动机构、振动器(06)的驱动机构和驱动隔板开/闭的卸料阀分别电连接至控制器(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08)包括处理器以及电连接至处理器的存储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其中:
处理器(08)从人机交互单元获取设定的预设参数,并根据获取的预设参数计算得到电机转速V1、振动器(06)的震动频率和搅拌机(04)的搅拌速度V2以及一个下料周期T1的理论下料量,所述预设参数包括凝胶材料的性能指标、料层厚度值TH、成型模具的规格L×K、成型模具的行进速度V3、下料周期T1、回转下料阀的叶轮个数N1和料腔的有效容积VL;或者
处理器(08)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预设参数与电机(9)的运转速度V1、振动器(06)的振动频率、搅拌机(04)的搅拌速度V2和一个下料周期的理论下料量的映射表获取对应的电机转速V1、振动器(06)的振动频率、搅拌机(04)的搅拌速度V2和一个下料周期的理论下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97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