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车辆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0110.0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车辆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车辆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电池组包含单电池组。单电池组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多个单电池各自为锂离子电池。单电池组包含1个以上的第一单电池和1个以上的第二单电池中的至少一者、以及1个以上的第三单电池。第一单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第二单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第三单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磷酸铁锂。电池组的电压在20%以上且80%以下的SOC下为11.8V以上且14.5V以下。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电池组、车辆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1-078147公开了搭载铅蓄电池的车辆。
发明内容
通常,车辆具备辅机和辅机电池。“辅机”是间接地辅助车辆的行驶的装置的统称。例如,辅机中包括动力转向装置、空调等。“辅机电池”存储有供给至辅机的电力。以往,在辅机电池中使用铅蓄电池。近年来,从例如伴随铅的使用的环境负荷、辅机电池的轻量化、车辆的电效率等观点考虑,进行了将铅蓄电池置换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本公开内容利用锂离子电池提供适合于辅机电池的电池组。
以下,对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构成和作用效果进行说明。但是,本公开内容的作用机理包括推断。不应根据作用机理的正确与否来限定权利要求书。
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式涉及的电池组包含单电池组。单电池组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多个单电池各自为锂离子电池。单电池组包含1个以上的第一单电池和1个以上的第二单电池中的至少一者、以及1个以上的第三单电池。第一单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第二单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第三单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磷酸铁锂。电池组的电压在20%以上且80%以下的SOC下为11.8V以上且14.5V以下。
图5是表示各种电池组中的SOC与电压的关系的图。“SOC(state of charge,充电状态)”如“JISD0114”中所记载,表示从电池完全充电的状态减去放电的电量的比例而得的比例。
辅机电池用铅蓄电池(以下可以简称为“PbB”)是将6个单电池(约2V)串联连接而形成的。辅机电池用PbB在0%以上且100%以下的SOC下具有约12V~13V的电压。
锂离子电池根据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的种类,其电压不同。在正极活性材料中使用了锂镍复合氧化物(例如LiNi1/3Co1/3Mn1/3O2等)的锂离子电池(以下称为“LiB(Ni)”)在单电池中能够具有约3V~4.1V的电压。通过将3个LiB(Ni)串联连接,能够形成具有约9V~12.3V的电压的电池组。但是,该电池组[3个LiB(Ni)串联]与PbB相比电压过低,因此在宽的SOC范围内电压小于11.8V。在电池组的电压小于11.8V时,有可能无法得到辅机的驱动所需的输出功率。
通过将4个LiB(Ni)串联连接,能够形成具有约12V~16.4V的电压的电池组。该电池组[4个LiB(Ni)串联]与PbB相比,电压过高,因此从约50%的SOC起,电压大于14.5V。在以往使用了PbB的12V的电路中,为了使用大于14.5V的区域,认为需要利用DCDC转换器来降低电压。
在负极活性材料中使用了锂钛复合氧化物(例如Li4Ti5O12等)的LiB(以下可以简称为“LiB(Ti)”)在单电池中能够具有约2V~2.6V的电压。通过将5个LiB(Ti)串联连接,能够形成具有约10V~13V的电压的电池组。该电池组[5个LiB(Ti)串联]与PbB相比电压过低,因此在宽的SOC范围内电压小于11.8V。在电池组的电压小于11.8V时,有可能无法得到辅机的驱动所需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