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四连杆调节机构的车辆减振缓冲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0117.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3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魏来生;汪国胜;李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42;B60N2/427;B60N2/52;B60R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杆 调节 机构 车辆 缓冲 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连杆调节机构的车辆减振缓冲座椅,该减振缓冲座椅包括滑轨总成、座椅、安装侧板、油气弹簧和四连杆调节机构;座椅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轨总成安装在安装侧板上,四连杆调节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车体和安装侧板铰接,所述油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四连杆调节机构的中部和车体的底部铰接,四连杆调节机构通过油气弹簧的伸缩实现座椅高度调节,油气弹簧自身的阻尼力实现座椅的减振、缓冲和抗爆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振与冲击缓冲功能并具有较大高度调节功能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的工程车辆与特种车辆如坦克装甲车辆乘员座椅一般只有升降机构没有减振机构,尤其是坦克和军用装甲车辆,这使得车辆乘员在操纵方便性与乘坐舒适性上不能同时满足。第一,其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步长较大,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员舒适驾驶的需求;第二,由于没有减振机构使得乘载员承受的振动较大,疲劳工效大大降低,战斗力下降;第三,国内大部分坦克或装甲车辆座椅上,没有进行专门的抗爆设计,座椅抗冲击性能较差,车辆在遭遇地雷爆炸时座椅无大冲击缓冲功能,国外一些先进坦克座椅具备抗爆功能,但无减振功能;第四,一些座椅装备了扩充管式吸能器或卷簧吸能器等抗爆器件,但这些器件均是一次性产品,当车辆遭遇地雷爆炸冲击后,面临第二次冲击时,这些器件不能提供二次冲击防护。
由此可见,目前的坦克装甲车辆乘员座椅缺少减振抗爆功能,底盘振动与冲击是影响乘载员乘坐舒适性、观瞄操纵效能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对于驾驶员与车长等乘员,由于具备二个工况,座椅需要大范围高度调节功能,由于不同身高的乘员身高不同,所以其高度调节步长尽量要小;另外,因为装甲车辆行驶的路面多为恶劣的越野路面,座椅需要较好的减振性能;同时,在闭窗越野行驶过程中,为了防止高速过坑或坎时的较大冲击(0.5g以上)以及遭遇地雷时巨大冲击对人体腰椎等骨骼部位造成损伤,座椅最好具备一定的冲击缓冲功能,以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舱内各乘员腰椎等关节免受较大冲击,并避免乘员发生伤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连杆调节机构的车辆减振缓冲座椅,能够同时实现大范围高度调节、减振、缓冲和抗爆功能。
一种基于四连杆调节机构的车辆减振缓冲座椅,该减振缓冲座椅包括滑轨总成、座椅、安装侧板、油气弹簧和四连杆调节机构;
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轨总成安装在安装侧板上,所述四连杆调节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车体和安装侧板铰接,所述油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四连杆调节机构的中部和车体的底部铰接,所述四连杆调节机构通过油气弹簧的伸缩实现座椅高度调节,油气弹簧自身的阻尼力实现座椅的减振、缓冲和抗爆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四连杆调节机构包括两根上连杆和两根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对称布置在座椅的左右两侧,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车体和安装侧板,同一侧上连杆和下连杆所处的平面与座椅椅背所处的平面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下连杆之间连接一根支撑横梁,所述油气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横梁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上安装四点式安全带,四点式安全带后两点安装在座椅后方的车体上,四点式安全带前两点安装在座椅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下拉安全带,下拉安全带上端连接在座椅上,下端连接在车体上。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油气弹簧结合四连杆调节结构实现了坐高无级调节、减振、冲击缓冲功能,能极大地减小车辆乘员的振动、冲击,提高其振动舒适性、操作工效,并避免遭遇地雷爆炸时巨大冲击引起的伤亡。
2、本发明在座椅上安装四点式安全带和下拉安全带,能够起到束缚座椅发生相对于车体的向上冲击作用,使得乘员头部免受巨大冲击而触及坦克或装甲车舱室顶部产生伤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辆座椅
- 下一篇:一种基于滑动调节机构的车辆减振缓冲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