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0644.3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新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5 | 分类号: | H02J5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超声 阻抗匹配网络 发射换能器 接收换能器 金属器壁 舱体 壳体 射频 射频功率放大器 连续波信号源 无线能量传输 阻抗匹配技术 传输电能 电子设备 负载电路 密封金属 稳压直流 电连接 共振型 整流器 打孔 电信 穿透 传输 发射 输出 | ||
1.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连续波信号源(11)、射频功率放大器(12)、发射阻抗匹配网络(13)、声-电信道、接收阻抗匹配网络(15)、射频AC-DC转换器(16)和负载电路(17);
其中所述声-电信道包括发射换能器(141)、接收换能器(144)和金属器壁(143),所述发射换能器(141)和所述接收换能器(144)固定在所述金属器壁(14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电信道还包括粘接剂(142),所述发射换能器(141)和所述接收换能器(144)通过所述粘接剂(142)固定在所述金属器壁(14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142)的材料为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阻抗匹配网络(13)和/或所述接收阻抗匹配网络(15)与所述发射换能器(141)和/或所述接收换能器(144)组成网络拓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为一阶网络结构,所述发射阻抗匹配网络(13)和/或所述接收阻抗匹配网络(15)为电抗元件网络,与所述发射换能器(141)和/或所述接收换能器(144)进行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为一阶网络结构,所述发射阻抗匹配网络(13)和/或所述接收阻抗匹配网络(15)为电抗元件网络,与所述发射换能器(141)和/或所述接收换能器(144)进行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为二阶网络结构,所述二阶拓扑结构为L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AC-DC转换器(16)包括进行电连接的共振型整流器(161)和DC-DC转换器(162),所述共振型整流器(161)与所述接收阻抗匹配网络(15)进行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162)与所述负载电路(17)进行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型整流器(161)包括四个高速整流二极管D1-4、一个滤波电容C5、一个共振电感L1和四个共振电容C1-4。其中所述四个共振电容C1-4与所述四个高速整流二极管D1-4进行并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12)的输出阻抗、所述发射阻抗匹配网络(13)的输入阻抗、所述接收阻抗匹配网络(15)的输出阻抗和所述射频交直流转换器(16)的输入阻抗为50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新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新声(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6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