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0936.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昌健;王鑫;杜锋;赵北航;毕明超;马春玥;张成琦;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3/04;E04G1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结构 绑扎 梁板 模架 顶板钢筋 顶板模板 梁底模 柱钢筋 柱模板 顶板支撑架 梁支撑架 梁钢筋 验收 铺设 安装梁 梁模板 侧模 施工 架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包括:绑扎柱钢筋,同时架设梁支撑架和顶板支撑架;于所述梁支撑架上铺设所述梁底模;于所述梁底模上绑扎梁钢筋,同时于所述梁底模上安装梁侧模、于所述顶板支撑架上铺设顶板模板;于所述顶板模板上绑扎顶板钢筋;在顶板钢筋绑扎后,验收所述柱钢筋、所述梁钢筋和所述顶板钢筋;在柱钢筋验收后,安装所述柱模板以完成梁板柱结构的模架安装;在所述柱模板安装后,验收所述柱模板、所述梁模板和所述顶板模板。本发明解决了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传统安装方法工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现浇模板施工工程,柱、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模板,支撑架满堂支撑,梁底模铺设,梁板钢筋绑扎,梁侧模固定;铺设顶板模板,绑扎楼板钢筋,完成水电管线安装,浇注混凝土;一般安装工序在柱、墙钢筋绑扎时钢筋隐蔽验收完成后安装柱、墙模板,再搭设满堂脚手架,柱、墙模板预检验收合格后再安装梁底板,梁板钢筋绑扎后安装梁侧模与顶板模板,最后绑扎顶板钢筋,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后验收模架工程再浇注混凝土。柱、墙钢筋与模架各验收一次,梁、板钢筋与柱、墙、梁、板模架再各验收一次,柱、墙根、梁底预留垃圾清理孔垃圾清理。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传统安装方法工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包括:
绑扎柱钢筋,同时架设梁支撑架和顶板支撑架;
于所述梁支撑架上铺设所述梁底模;
于所述梁底模上绑扎梁钢筋,同时于所述梁底模上安装梁侧模、于所述顶板支撑架上铺设顶板模板;
于所述顶板模板上绑扎顶板钢筋;
在顶板钢筋绑扎后,验收所述柱钢筋、所述梁钢筋和所述顶板钢筋;
在柱钢筋验收后,安装所述柱模板以完成梁板柱结构的模架安装;
在所述柱模板安装后,验收所述柱模板、所述梁模板和所述顶板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梁侧模包括梁端侧模和梁中侧模,所述于所述梁底模的两侧安装梁侧模的步骤包括:
于所述梁底模的第一侧安装所述梁端侧模和所述梁中侧模形成所述梁侧模,并于所述梁底模的第二侧仅安装所述梁端侧模,使得所述梁底模的第二侧上形成预留缺口;
在所述梁钢筋和所述顶板钢筋验收后,清理所述梁模板和所述顶板模板内的垃圾,并经由所述预留缺口运出。
进一步的,在所述垃圾运出后,于安装所述柱模板的同时于所述预留缺口处安装所述梁中侧模以封闭所述预留缺口形成所述梁侧模。
进一步的,所述梁端侧模设置于梁柱交叉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柱模板包括柱身模板和柱头模板,所述柱头模板和所述柱身模板为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所述柱模板的步骤包括:
于梁柱交叉部位设置一体成型的所述柱头模板和所述柱身模板;
将所述梁端侧模板连接于所述柱头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先绑扎柱钢筋,在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柱模板,使得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简便省时,避免了钢筋隐蔽工程的多次验收的耗时,拉长了工期的弊端,进而可以使得钢筋与模板工种可同时施工,缩短工期,提高进度,墙、柱、梁侧模板最后封板,便于早拆。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梁板柱结构的模架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