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航飞行监视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1167.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航信航空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航 飞行 监视 预警系统 | ||
一种通航飞行监视预警系统,包括由多个ADS‑B地面站设置组成的ADS‑B地面站集群;WEB端,该WEB端结合GIS数字地理信息组件显示地图展现,提供立体、可定制的实时飞行监视页面,且可发出预警信息;机载终端,内置在线预警判断组件,可通过移动网络或/和广播信号与WEB端进行通信,并可结合接收WEB端实时推送的预警信息后或/和内置在线预警判断组件依据接收WEB端实时推送的预警信息判断后,通过界面及报警组件预警。本发明创新利用ADS‑B地点站,减少建设成本,在系统中引入低空飞行特定因素需求及民航航线及民航航空器,有效防止高度层交接处的安全隐患。且机载设备与地面同步预警,避免了传统地空对讲模式的置后和不稳定,实现了通航飞行综合一体的飞行监视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通航飞行监视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低空管理体系和空域资源规划有待完善,飞行过程的监视有待开发和完善,当前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飞行监视技术和监视制度。与传统的民航监视不同,民航航空器由于飞行在高空,雷达监视可以覆盖。
而通航飞行一般在3000米以下低空,有的只有几百米,这种飞行环境受地形的影响大,雷达不法覆盖,同时由于复杂地形原因,低空飞行存在一定飞行安全隐患,因此飞行过程中的监视是至关重要一环,直接影响通航飞行产业的发展。
目前ADS-B,北斗、GIS数字地理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通航飞行服务提供了,监视信号覆盖,实时处理应用原始数据的条件。各地通航飞行服务站的建立,也为提供飞行监视服务提供了人力保障和服务渠道。为创新飞行监视预警技术、提高飞行监视预警水平提供了契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低空通航飞行监视覆盖范围有限,不能满足现有通航飞行监视预警发展,而提供了一种通过综合运用ADS-B、GIS数字地理技术、4G移动通讯技术,创新实现一套适用于通航飞行的监视预警技术,满足在低空飞行监视服务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航飞行监视预警系统,包括由多个ADS-B地面站按照低空航线及作业区沿线设置组成的ADS-B地面站集群;安装在ADS-B地面站集群内或独立安装与ADS-B地面站集群通信的WEB端,该WEB端,结合GIS数字地理信息组件显示地图展现,可提供立体、可定制的实时飞行监视页面;机载终端,内置在线预警判断组件,可通过移动网络或/和广播信号与WEB端进行通信,并可结合接收WEB端实时推送的预警信息后或/和内置在线预警判断组件依据接收WEB端实时推送的预警信息判断后,通过界面及报警组件预警。
所述在线预警判断组件可根据ADS-B地面站集群提供实时数据,提取航空器实时飞行数据,结合内置各类预警数字模型,经过实时计算判断后,在机载终端界面提供预警。
所述GIS数字地理信息组件还包括在基础地图图上叠加的环境实景、飞行计划相关航线及作业区的各类低空飞行所对应的GIS数据图层的地理信息采集功能。
所述ADS-B地面站集群在所部署低空航线及作业区沿线范围内接收后数据后经数据处理组件处理,为机载终端提供准确的飞行指标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新利用ADS-B地点站,大幅减少建设成本,成本远低于雷达的部署模式。在系统中引入低空飞行中特定的因素需求,引入民航航线及民航航空器,有效防止高度层交接处的安全隐患。另外,机载设备与地面同步预警,避免了传统地空对讲模式的置后和不稳定,实现了通航飞行综合一体的飞行监视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实施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航信航空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华航信航空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