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1771.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福格·奥德高;波·约尔·佩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2 | 分类号: | F03D7/02;F03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徐璐璐;郭鸿禧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控制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顶部的倾斜角度;
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
基于确定的附加变桨角度进行独立变桨,以抑制塔架的侧向振动,
其中,当获取的倾斜角度仅指示塔架顶部沿侧向的倾斜角度时,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确定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的步骤包括: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与侧向阻尼增益的乘积、叶片的相位偏移信息、以及叶轮方位角和/或叶轮转速,确定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确定的附加变桨角度进行独立变桨的步骤包括:
确定针对所有叶片的统一变桨角度;
分别针对每个叶片,在所述统一变桨角度的基础上叠加所述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来得到所述每个叶片的目标桨距角;
将所述每个叶片变桨到对应的目标桨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阻尼增益小于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阻尼增益是基于年发电量损失的可接受范围、塔架负载的可接受范围和独立变桨动作的可接受范围之中的至少一项而被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顶部的加速度,
其中,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确定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的步骤包括: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和加速度,确定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
其中,基于确定的附加变桨角度进行独立变桨,以抑制塔架的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
其中,获取的倾斜角度指示塔架顶部沿侧向和纵向的倾斜角度,获取的加速度指示塔架顶部沿侧向和纵向的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和加速度确定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获取的倾斜角度和加速度,确定塔架振动的振幅和相位,其中,将沿叶轮指向机舱的方向的振动定义为相位为0的振动;
基于确定的塔架振动的幅值和相位、统一增益,确定附加变桨角度的统一幅值;
基于确定的塔架振动的幅值和相位、循环增益,确定附加变桨角度的循环幅值;
基于确定的附加变桨角度的统一幅值和附加变桨角度的循环幅值、叶片的相位偏移信息、以及叶轮方位角和/或叶轮转速,确定每个叶片的附加变桨角度,
其中,统一增益和循环增益小于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附加变桨角度的统一幅值:Acol=kcol·Atv·cos(θtv),
其中,通过下式确定附加变桨角度的循环幅值:Acyc=kcyc·Atv·sin(θtv),
其中,Acol指示附加变桨角度的统一幅值,Acyc指示附加变桨角度的循环幅值,kcol指示统一增益,kcyc指示循环增益,Atv指示确定的塔架振动的幅值,θtv指示确定的塔架振动的相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统一增益和循环增益是基于年发电量损失的可接受范围、塔架负载的可接受范围和独立变桨动作的可接受范围之中的至少一项而被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统一增益和循环增益随风力发电机组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7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