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端行波法的分级遍历配电网络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2013.5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信霖;叶良鹏;孙云莲;潘岐泽;张笑玲;付斌;黄煜楚;罗济坚;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英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51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端 行波 分级 遍历 配电 网络故障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端行波法的分级遍历配电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配电网首末端和各支路末端即A、H、L、M、N、O、P、Q、R、S端安装行波信号测取装置,节点B位于节点A和节点L之间,节点C位于节点A和节点M之间,节点D位于节点A和节点N之间,节点E位于节点A和节点P之间,节点F位于节点A和节点R之间,节点G位于节点A和节点S之间,节点J位于节点D和节点N之间,节点J还位于节点D和节点O之间,节点K位于节点E和节点P之间,节点J还位于节点E和节点Q之间,该装置带有远程通讯功能,且带有GPS同步对时模块,时间误差50ns,获取各个测量端的三相电流信号iM(t);
步骤2:用行波注入法测量线路波速,在线路首端注入信号,在末端接收信号,得到时间t,线路长度为L,则波速可以表示为
步骤3:故障发生时,各个测量端将行波信号上传到服务器端;调取A、L端信号iA、iL用双端行波法测距:先进行凯伦布尔解耦变换,再对线模分量iAα、iLα进行多分辨率奇异值分解,对得到的第一个高频细节分量计算TEO,得到能量突变点时间tA、tL,则计算距离可由公式计算得到,dAL为故障点到首端A的距离;
步骤4:若dAL≤dAB-300或者dAL≥dAB+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L上,故障距离d=dAL,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5:调取A、M端信号iA、iM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M;若dAM≤dAC-300或者dAM≥dAC+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M上,故障距离d=dAM,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6;
步骤6:调取A、N端信号iA、iN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N;若dAN≤dAD-300或者dAN≥dAD+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N或者路径AO上,进入步骤7;否则,进入步骤9;
步骤7:调取A、N端信号iA、iN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N;若dAN≤dAJ-300或者dAN≥dAJ+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N上,故障距离d=dAN,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8;
步骤8:调取A、O端信号iA、iO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O;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O上,故障距离d=dAO,计算结束;
步骤9:调取A、P端信号iA、iP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P;若dAP≤dAE-300或者dAP≥dAE+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P或者路径AQ上,进入步骤10;否则,进入步骤12;
步骤10:调取A、P端信号iA、iP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P;若dAP≤dAK-300或者dAP≥dAK+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P上,故障距离d=dAP,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11;
步骤11:调取A、Q端信号iA、iQ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Q;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Q上,故障距离d=dAQ,计算结束;
步骤12:调取A、R端信号iA、iR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R;若dAR≤dAF-300或者dAR≥dAF+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R上,故障距离d=dAM,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13;
步骤13:调取A、S端信号iA、iS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S;若dAS≤dAG-300或者dAS≥dAG+300,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S上,故障距离d=dAS,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14;
步骤14:调取A、H端信号iA、iH用双端行波法测距,重复步骤3操作,得到dAH;则认为故障位于路径AH上,故障距离d=dAH,计算结束;
用分级遍历的方法进行全网络计算,寻找故障点位置,根据所给配电网模型,按照一定顺序依次计算,直到找出正确故障点位置;具体遍历方法为:先将A、L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如果得出结果不在节点B附近,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B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M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如果得出结果不在C点附近,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C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N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如果得出结果不在D和J点附近,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J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O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D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P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如果得出结果不在E和K点附近,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K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Q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E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R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如果得出结果不在F点附近,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F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S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如果得出结果不在G点附近,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如果在节点G附近,则结果不是故障位置,进行下一级计算;将A、H作为两个端点计算故障位置,则结果为正确故障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英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英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20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