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3487.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熙;卢霄;王臻;金芳纯;高旭;姚宸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24;A61L27/12;A61L27/10;A61L27/56;A61L2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星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胶原 蛋白 磷酸钙 生物 陶瓷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筛选所需的磷酸钙陶瓷颗粒;
步骤S2,配置至少两种浓度的胶原蛋白液;
步骤S3,按照步骤S2中得到的所有所述胶原蛋白液的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使用相应浓度的所述胶原蛋白液浸泡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并在每次浸泡后采用物理方法使得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与胶原蛋白交联,以在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表面形成相应的交联胶原涂层,且使用后一种浓度的胶原蛋白液形成的交联胶原涂层是基于使用前一种浓度的胶原蛋白液形成的交联胶原涂层而形成,最终形成的交联胶原涂层构成包裹在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表面的交联胶原衣;
步骤S4,具有所述交联胶原衣的磷酸钙陶瓷颗粒与步骤S2中得到的最高浓度的胶原蛋白液按预设比例搅拌混合后,灌入模具中进行冷冻干燥,以得到海绵状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前驱体,所述预设比例取决于所述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前驱体中胶原蛋白与磷酸钙生物陶瓷的重量百分比;
步骤S5,将海绵状的所述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前驱体使用所述最高浓度的胶原蛋白液浸泡涂层后,进行冷冻干燥,以得到表面具有一定厚度胶原蛋白包裹层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筛选出所需的化学组成、材料结构、颗粒粒径和形态的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并将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采用纯水和/或酒精清洗至少一次后烘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的化学组成包括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α-磷酸三钙和双相磷酸钙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的材料结构包括多孔型或密质型或混合型;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的粒径为10μm~10mm;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的形态包括规则颗粒或非规则颗粒或规则颗粒与非规则颗粒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将可溶性的胶原蛋白放入定量的注射用水中,经搅拌和/或震荡和/或加温后,再进行不同程度的稀释,以得到两种以上浓度的胶原蛋白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为I型或II型或二者的混合物,配置的胶原蛋白液的浓度数量范围在三种到数十种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不同程度的稀释之前得到的所述胶原蛋白液的浓度为1wt%~10wt%;进行不同程度的稀释后得到的所述胶原蛋白液的浓度包括0.01wt%-0.05wt%和0.05wt%~0.1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使用不同浓度的胶原蛋白液在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表面形成相应的交联胶原涂层的步骤包括:
将前一步骤得到的磷酸钙陶瓷颗粒放入第一浓度的胶原蛋白液中,进行第一次浸泡;
捞出第一次浸泡后的磷酸钙陶瓷颗粒,并对第一次浸泡后的磷酸钙陶瓷颗粒进行紫外线和/或γ射线照射以及烘干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浓度下裹在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表面的首次交联胶原涂层;
将具有所述第一浓度下的所述首次交联胶原涂层的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再放入到第二浓度的胶原蛋白液中,进行第二次浸泡;
捞出第二次浸泡后的磷酸钙陶瓷颗粒,并通过真空加热方式对第二次浸泡后的磷酸钙陶瓷颗粒进行脱水交联,以得到所述第二浓度下裹在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表面的第二次交联胶原涂层,所述第二次交联胶原涂层为使用所述第二浓度的胶原蛋白液在所述磷酸钙陶瓷颗粒表面形成的交联胶原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4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