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3531.9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连续墙 半圆槽 地下连续墙 活动连接有 膨胀螺栓 钢筋笼 地下连续墙技术 底板 稳定性强 预留通孔 漏水 侧板 施工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预制连续墙段,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预制连续墙段,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二预制连续墙段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有钢筋笼,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该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并在其之间放置钢筋笼,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预制连续墙段和第二预制连续墙段之间连接产生的缝隙导致漏水,稳定性强,然后通过预留通孔,可以彻底清除槽底的污水,并通过侧板、底板、第一膨胀螺栓和第二膨胀螺栓方便对预制连续墙段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由于在城市中,基坑工程常在闹市区施工,不仅要保证基坑自身的稳定安全,而且要控制基坑周边的地面沉降,确保周边地层的沉降不影响到周边建筑管线及构筑物的正常使用。目前常用的地下围护结构形式有:地下连续墙、灌注桩、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等,而地下连续墙以其施工中振动小、噪声低、墙体的刚度大、可用作刚性基础、适用于多种地层条件等优点,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在进行施工时,两个预制连续墙段的连接处会产生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并且沟槽内的污水清理不干净,导致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较差,同时预制连续墙段是直接通过搭接钢筋后混凝土浇筑,安装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在进行施工时,连接处会不能对齐和漏水,沟槽内的污水清理不干净,同时预制连续墙段安装过程复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预制连续墙段,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预制连续墙段,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二预制连续墙段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有钢筋笼,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和第二预制连续墙段的内部均预留有通孔,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和第二预制连续墙段的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有钢筋架,所述第一预制连续墙段和第二预制连续墙段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一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搭接钢筋。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根据工程计算获得。
优选的,所述第一膨胀螺栓、第二膨胀螺栓、钢筋笼和钢筋架均采用耐腐蚀钢筋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膨胀螺栓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第一膨胀螺栓均匀分布在底板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膨胀螺栓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第二膨胀螺栓均匀分布在侧板的表面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连续墙段制作:将底板放平,进而通过第一膨胀螺栓将两个侧板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第二膨胀螺栓将连接块进行固定,进一步在两个侧板放入搭接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凝固即可;
步骤二、预制连续墙段安装:在地面开挖沟槽,清除槽底淤泥与残渣,将步骤一中凝固好的第一预制连续墙段放置在沟槽内,然后将第二预制连续墙段放置在第一预制连续墙段的右侧,使得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