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器筒体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3808.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6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辉;丁云;余翔;金狄飞;丁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银球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B23K37/02;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器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器筒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钢板通过卷板机制成圆筒;b.通过吊臂将步骤a中得到的圆筒移动至焊接设备上,放置的圆筒为2个,两圆筒并排放置;其中,该焊接设备包括两滑轨、设于滑轨上的两支撑部件、可前后动作的设于该滑轨上的环缝焊接装置及设于该滑轨侧部的纵缝焊接装置;c.通过焊接设备对两圆筒的纵缝进行同时焊接,之后再对两圆筒连接处的环缝进行焊接,制得筒体。本发明中在加工过程中在同一设备上对筒体的纵缝和环缝进行焊接,无需在两个设备上分开操作,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和加工所需的耗时,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器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器筒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压缩机中需要使用到冷却器,冷却器通常由筒体、设于筒体内的铜管及与筒体两端相连的气腔构成。上述筒体通常为多个圆筒的金属件相互焊接后得到,现有的加工方式中,通常为对单个的圆筒进行纵缝焊接完成后,再将两圆筒相互压合贴紧,之后对两圆筒之间的环缝进行焊接。但上述方式下,并由于筒体的纵缝焊接和环缝焊接为分开进行,不仅设备投入成本大,加工耗时也较长,加工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冷却器筒体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器筒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钢板通过卷板机制成圆筒;
b.通过吊臂将步骤a中得到的圆筒移动至焊接设备上,放置的圆筒为2个,两圆筒并排放置;其中,该焊接设备包括两滑轨、设于滑轨上的两支撑部件、可前后动作的设于该滑轨上的环缝焊接装置及设于该滑轨侧部的纵缝焊接装置;
c.通过焊接设备对两圆筒的纵缝进行同时焊接,之后再对两圆筒连接处的环缝进行焊接,制得筒体。
本发明中在加工过程中在同一设备上对筒体的纵缝和环缝进行焊接,无需在两个设备上分开操作,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和加工所需的耗时,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纵缝焊接装置包括撑架、设于撑架上的焊枪部件及设于撑架上的焊缝对准部件,所述焊枪部件包括设于撑架上的横梁、可往复动作的设于该横梁上的移动件、可上下动作的设于该移动件上的焊枪臂及设于焊枪臂上的焊枪;上述对两圆筒的纵缝进行同时焊接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圆筒被移动至焊接设备后,支撑部件驱动圆筒发生转动,转动过程中,焊缝对准部件将两个圆筒的纵缝相互对准,之后焊枪部件对两圆筒的纵缝同时进行焊接;该种结构下,两个圆筒上的纵缝能够在一个位置上保持对准状态,保证了筒体在焊接完成后,纵向的焊缝在同一位置上,提高了筒体的外形美观程度;再者,在需要进行防漏操作时,更易实现,筒体防漏效果更为良好。
所述焊缝对准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撑架上的两连接架、分别可上下动作的设于两连接架上的两移动架、可上下动作的设于该移动架内的弹性浮动件及沿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在弹性浮动件上的顶针件;上述纵缝对准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圆筒被移动至焊接设备后,移动件向下移动带动顶针件抵触至圆筒外表面,驱动弹性浮动件至压缩状态;之后支撑部件驱动圆筒发生转动,转动过程中,顶针件穿入至圆筒的纵缝内,圆筒于顶针件的限制下停止转动;弹性浮动件的设置,使得顶针件具有能够进行上下浮动的空间,进而在初始状态下,顶针件受到挤压向上浮动,并在圆筒转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圆筒侧壁的挤压,而当圆筒转动至纵缝所在位置与顶针件接触时,顶针件不再受到挤压从而向下复位至初始状态,进而插入至纵缝内,此时圆筒要继续转动的话,纵缝侧壁将抵触到顶针件,故可控制圆筒停止转动,从而对纵缝的位置朝向进行了有效定位,保证了两个圆筒上纵缝的完全对准,在对纵缝进行焊接时,焊枪仅需来回移动进可对2个圆筒上的纵缝均进行焊接,焊接速度快;且顶针件设置为多个,设置的密度较大,进而不易被折断,使用寿命长;再者,由于顶针件的大小较小,故即使纵缝较小的情况下,顶针件依旧能够穿入至纵缝内,降低纵缝对准的故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银球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银球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榴莲皮瓤脆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车辆感知系统在线诊断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