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光二极管的触摸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3858.6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5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勇;施博盛;范雯怡;潘轩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42;G06F1/16;H03K17/9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开曼群岛KY1-1205大开曼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光二极管 触摸 | ||
一种触摸板,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一印刷电路板,发光二极管具有两连接端,印刷电路板具有一表面,其上形成有一触控感应图案,以感应触控操作,于该触控感应图案上定义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置放区,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置放区中,以使该发光二极管的两连接端连接至该印刷电路板,且与该触控感应图案电性隔离。由于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触控感应图案所定义出的置放区内,因此可免于形成触控死区,而可实现全面触控功能的具发光二极管的触摸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触摸板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提供全面触控功能的具有发光二极管的触摸板。
背景技术
一般笔记本电脑大多配备有一触摸板(touch pad),以供使用者可以触控操作笔记本电脑,而随着触控技术的进步,单纯提供触控功能的触摸板已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今触摸板更可切换为一触控数字键,以赋予触摸板数字输入功能,例如,用户只要按压触摸板的一特定位置,如触摸板右上方代表一切换按键的位置,触摸板就会切换为触控数字键,并点亮触摸板的发光二极管(LED)发亮以显示触控的数字键。
如图1所示为现有可切换为触控操作或数字输入的触摸板10的配置图,其是将触摸板10的操作面区分一触控区域11与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区域13,其中,触摸板10的操作面是以上缘部分作为设置发光二极管用的发光二极管区域13,其余的部分皆作为布设触控感应图案的触控区域11,以当将触摸板10切换为触控数字键时,可以点亮发光二极管让触摸板10上的一导光板打亮而显示触控的数字键,而方便用户以触控来进行输入数字键。
然而,以上述图1的配置,触摸板10的操作面的发光二极管区域13并无法提供触控的功能,而形成所谓的触控死区(Dead Zone),以一般140mm X80mm的触摸板10而言,触控死区约有140mm X 5mm的大小,占据6.25%的触控面,而使用者在进行触控操作时,并不知道此触控死区的存在,故常导致触控操作的不流畅或甚至误以为触摸板10失效等问题。由于,具有触控死区也会降低触摸板的可触控面积,而无法提供全面触控的触摸板。
因此,现有触摸板在设置发光二极管的设计上,实仍存在有诸多缺失而有予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的触摸板,其可免于形成触控死区,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摸板,其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两连接端;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具有一表面,其上形成有一触控感应图案,以感应触控操作;其中,于该触控感应图案上定义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置放区,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置放区中,以使该发光二极管的两连接端连接至该印刷电路板,且与该触控感应图案电性隔离。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触控感应图案所定义出的置放区内,因此可免于形成触控死区,而可实现全面触控功能的具发光二极管的触摸板。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板不但可实现发光触控键,同时触摸板也可实现全面触控功能。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关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式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可切换为触控操作或数字输入的触摸板的配置图。
图2(A)所示为本发明的触摸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B)所示为本发明的触摸板由图2(A)的箭头方向所视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触摸板的局部放大图以示意地显示发光二极管置放区的一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的触摸板的局部放大图以示意地显示发光二极管置放区的另一实施例。
图5示意地显示补偿因于触控感应区所对应的触控感应图案上形成挖空区所导致的触控感应量的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敦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